观察数据,台北市五年间的老宅交易占比从40.3%上升至54.8%,其中又以南港区、文山区成长幅度最为明显。对比2019年与2024年,南港区老宅占比从11.0%增长至36.4%,增加25.4个百分点,而文山区则从21.7%成长至45.2%,增加了23.5个百分点。

台北市行政区五年间30年以上住宅价量、交易占比变化
台北市行政区五年间30年以上住宅价量、交易占比变化

永庆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陈金萍表示,近年来南港区发展正旺,生活、商业机能逐步到位,加上交通便利性提升,吸引了许多买家入主,成屋市场逐渐热络,进而推升当地交易量及房价。陈金萍指出,南港算是新开发的区域,新成屋通常价格不斐,重视性价比的民众会更偏好价格较低、空间较大的老宅,也造就老宅交易有明显增长。2019年南港区的老宅交易量仅51件,且当时的平均单价为47.4万元,老宅交易占比仅有11.0%,而到了2024年,南港区的老宅交易量激增至151件,平均单价也上升至66.3万元,而老宅占整体住宅交易比例更是飙升至36.4%。

而增幅第二的文山区五年间老宅交易件数从282件增加到459件,占比增至45.2%。陈金萍指出,文山区属于台北市的外围区域,价格相对来说较为亲民,不过随著其他区域的人口涌入,推升当地住宅价格,让文山区逐渐脱离「甜甜圈价」,再加上文山区开发甚早,拥有众多老宅,老宅挟带著价格、地段以及坪数优势,促使交易比例迅速增加,紧追在南港区之后。

若说台北市「高龄化」最明显的区域,莫过于大安区。陈金萍指出,大安区的老宅市场在近五年来呈现大幅增长,2024年老宅交易占比突破七成,超车士林区、松山区等地,成为台北市老宅交易占比最高的行政区。

陈金萍分析,2019年时大安区老宅交易量为533件,平均单价为76.0万元,当时老宅占比为53.6%,已然过半。而随著整个台北市房价水涨船高,作为精华区的大安区涨幅同样也不遑多让,加上区域开发较早,可用素地不多,在新成屋价格垫高且供给缺乏的情况下,导致老宅交易持续攀高。2024年大安区老宅交易量高达803件,为台北市最多,平均单价则达95.2万元,离百万大关仅剩临门一脚,老宅交易占比更是一举攀升至70.6%。

最后,陈金萍表示,台北市开发素地稀有、都更进度缓慢,再加上随时间推移,住宅会持续老化,造就老宅数量持续增多,再加上北市新屋价格居高不下,未来北市老宅交易占比恐怕将持续增加。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南交通重大建设 捷运绿线设19站串联市心蛋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