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小儿部钟育志教授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英文简称SMA)是一种单一SMN1基因变异导致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退化的体隐性遗传罕见疾病,患者会因运动神经元持续进行性退化,影响坐立、行走、说话与吞咽功能,严重甚至无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热门新闻:中资权宜轮「宏泰」疑拖断台澎第三海缆 海巡署拦停押返侦办

王程麒接受健保背针治疗搭配规律复健后,逐渐找活肌肉的力量。翻摄画面
王程麒接受健保背针治疗搭配规律复健后,逐渐找活肌肉的力量。翻摄画面

过去SMA无药可医,但是随著医药进步,多种SMA药物相继问世且分阶段纳入健保给付。「台湾SMA之父」钟育志教授特别感谢政府,让目前18岁以前发病的SMA病友,除长期依赖呼吸器的患者外,无论年纪、运动功能状态,都能申请治疗,有机会从治疗中获益,追求不一样的人生。

不过,全台约400位SMA病友中,还有一些病友未就医咨询治疗。钟育志教授分析,这群病友可能因目前症状不严重、不急著治疗,有些病人可能觉得病况太严重、治疗也不会好。其实,及早治疗有助病况停止恶化,依个人情况甚至有机会进步,呼吁病友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主动回诊咨询与治疗。如果因为家庭支持困难、不方便就医,也可以寻求台湾脊髓肌肉萎缩症病友协会的协助。

高医神经部谭俊祥医师说,近来的革新治疗为SMA成人患者提供了有效且安全的长期治疗方案。翻摄画面
高医神经部谭俊祥医师说,近来的革新治疗为SMA成人患者提供了有效且安全的长期治疗方案。翻摄画面

高医小儿部梁文贞医师表示,目前健保给付SMA治疗药物,包括背针、口服与基因治疗等3种。研究显示,SMA药物不但能「帮病程踩煞车」,真实世界的临床观察甚至发现有机会让运动功能进步。SMA也是神经性退化性罕见疾病中,少见有机会透过药物治疗改变病程的疾病。

高医神经部谭俊祥医师说明,研究发现即使是上肢运动功能较差、无法自行吃饭,或是3岁以后发病、疾病恶化速度相对较慢的SMA病友,及早治疗,都有机会维持或改变现有功能。近来的革新治疗为SMA成人患者提供了有效且安全的长期治疗方案,能够减缓疾病进展,维持甚至改善运动功能,并且在生物标志物层面亦显示出稳定疾病的潜力。

高医小儿部梁文贞医师说,整合式照护,可陪伴病友翻转命运。翻摄画面
高医小儿部梁文贞医师说,整合式照护,可陪伴病友翻转命运。翻摄画面

SMA病友王程麒接受健保药物治疗,搭配复健后,明显感觉到生活上的进步,真实体会到「希望」。王程麒表示,治疗前挂毛巾双手举到一半就没力;刷牙与刮胡子,无法单手一次完成,需两手轮替至少5回合。但是,配合高医团队治疗半年时间,不但挂毛巾可以一次到位,刷牙与刮胡子也只要左右手交换一次动作就能完成。

除药物治疗,梁文贞医师表示,因应SMA症状多元与病程进展,高医整合小儿科、神经内科、外科、呼吸照护、复健物理、骨科、口腔卫生与心理卫生等跨科别专业团队,提供整合式照护,陪伴病友翻转命运,一同实现人生梦想与自我价值。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有影!板桥浮洲合宜宅21楼后阳台烈焰狂烧 住户吓死惊呼「好大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