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区、信义区和万华区近十年来中古屋交易占比增幅居北市前三,增幅皆超过三成。永庆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陈金萍指出,过往被称作「黑乡」的南港区,受益于2015年的东区门户计划、2016年的高铁南港站的通车,再加上南港软体园区与经贸园区开发日渐成熟,以及CITYLINK、南港LaLaport等高级商场进驻,在近十年内蓬勃发展,逐步蜕变成「潮城」。南港区的持续发展也带动区域购屋需求,这十年间中古屋交易占比增幅高达42.2%。

台北市各行政区近十年间中古屋交易量占比变化
台北市各行政区近十年间中古屋交易量占比变化

而信义区增幅排行第二,陈金萍说明,近十年间信义区商业活动发展活跃、生活机能成熟,除了有信义计划区的豪宅聚落,也有台北市房价相对实惠的吴兴街、福德街等区域,住宅物件多元,受到不少购屋族群的青睐,十年来中古屋交易占比增幅为33.2%。

至于万华区,陈金萍表示,由于万华区是台北市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再加上过去台北市都市计划的向东发展,使得万华区拥有较多屋龄高的房屋,也让万华区有不少价格实惠的住宅选项。而且,近年来房价高涨,想入主台北市门牌难度越来越高,使许多预算有限的小资族群把目光转往万华区相对亲民的中古屋,十年间中古屋交易占比增幅为32.3%。

至于中古屋交易占比减幅最大的分别为北投区、士林区及内湖区。陈金萍指出,北投区和士林区离台北市中心距离稍远,房价相对于北市其他区域来说较为亲民实惠。但随著市中心房价高涨、缺乏开发素地,带动北投区和士林区等蛋白区房价跟著上涨。此外,北士科设立后,就业及当地人口日渐增多,建商也看准商机,推出小坪数的电梯大楼建案,吸引当地就业族群的目光,因此也排挤到部分屋龄较高的中古屋成交量,使这两区中古屋交易占比皆有所减少。

至于内湖区,陈金萍说明,内湖区过去一直是房市流通性佳的区域,除了有捷运文湖线经过与内科加持,交通便利、工作机会多,同时还有四期、五期等重划区的建案挹注,交易量非常热络,一直位居北市的前三交易热区。不过,从2024年实价登录的数据显示,尽管内湖区中古屋交易占比仍居北市第二高,但是随著其他行政区中古屋的交易占比增加,内湖区中古屋交易占比因而出现滑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政府打住不打商 台中办公楼Q1成交近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