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股今年飙涨7成!谢金河点名「它」涨势胜台积电 AI狂热仍未歇
...今年记忆体股的大狂奔,相差很大。今年南韩股市大涨,SK海力士是焦点,从73100韩元涨到579000...
...今年记忆体股的大狂奔,相差很大。今年南韩股市大涨,SK海力士是焦点,从73100韩元涨到579000...
...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 这两家科...
...-as-a-Service)模式提供算力,不仅支援SK海力士与SK Telecom(SKT)等子公司...
...场注入新动能。 在HBM市场方面,辉达目前主要向SK海力士、美光与三星采购记忆体。HBM3e则是率...
【李子凡/综合报导】辉达执行长黄仁勋「点石成金」的能力真是超越国界。他前天在首尔与三星电子(SSNLF)董事长李在镕以及现代汽车执行董事郑义宣在 Kkanbu Chicken 炸鸡店共饮啤酒、吃炸鸡的照片在网路上传开,竟引发南韩零售主导市场的投机(鸡)性抢购热潮。
【记者吕承哲/台北报导】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Memory Tracker报告,2025 年第三季全球记忆体市场延续复苏动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 194 亿美元的记忆体营收重夺全球第一宝座,SK 海力士(SK hynix)则以 175 亿美元名列第二,两强合计市占超过六成,反映整体市场需求稳步回升。
【记者吕承哲/台北报导】外资最新报告指出,记忆体大厂南亚科技(2408)可望成为当前全球 DRAM 产业供应吃紧潮的主要受惠者,推估 2026 年营业利益率(OPM)将逼近 40%,营运获利将出现爆发性成长。外资预估,2026 年南亚科营业利益将自 2025 年的新台币 8.43 亿元大幅跳升至 393.48 亿元,目标价上看 110 元,评等为「买进」。这使得南亚科周四(16日)股价直奔涨停,报在94.9元,DRAM双雄之一的华邦电(2344)早盘也一度涨停,多档记忆体股也一同大涨。
...逐案审批。南韩政府已表示将与中方协商,避免对三星与SK海力士造成冲击。除稀土外,中国近期也对美国船只...
【记者吕承哲/综合外电】辉达AI晶片H20晶片虽获美国政府放行重新开放中国市场,但中国政府却开始鼓吹中国AI科技公司使用本土AI晶片训练,华为更推出如升腾(Ascend)等处理器推动AI晶片自主化,但外媒报导,升腾910C仍采用海外半导体大厂的元件。
【记者吕承哲/台北报导】因应AMD将于2026年推出MI450 Helios平台,根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NVIDIA近期积极要求Vera Rubin server rack的关键零组件供应商提高产品规格,包括HBM4的Speed per Pin须调升至10Gbps。尽管规格能否提升仍有变数,预计SK hynix在HBM4量产初期将维持其最大供应商的优势。
...利润进一步走高,加上近期记忆体市场缺货严重,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大厂都在酝酿涨价,这也推升了台积...
【记者吕承哲/台北报导】根据TrendForce调查指出,2025年第二季DRAM产业因一般型DRAM (conventional DRAM)合约价上涨、出货量显著增长,加上HBM出货规模扩张,整体营收为316.3亿美元,季成长17.1%。平均销售单价(ASP)随著PC OEM、智慧手机、CSP业者的采购动能增温,加速DRAM原厂库存去化,多数产品的合约价也因此止跌翻涨。
...豁免许可的措施,将于120天内生效。因此9月1日,SK海力士股价下滑约4.8%。分析师预估,该公司有...
据wccftech报导,SK海力士于台积电北美技术论坛的展会中,首次对外公开展示HBM4产品,揭露核...
...特尔(Intel)及韩国的三星(Samsung)和SK海力士(SK Hynix)享有豁免,准许他们继...
...非针对台积电或特定厂商,上周BIS也宣布取消三星、SK海力士许可,由于台美半导体供应链关系极为密切,...
...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SK海力士(SK Hynix)先前均已宣布在美投资...
...,展现其在 AI 记忆体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这是继SK海力士(SK Hynix)后,第二家送样HBM...
...ker》报告,2025年第二季,SK hynix(SK海力士)在DRAM与NAND的合并营收达到15...
【记者吕承哲/台北报导】根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第一季由于一般型DRAM(conventional DRAM)合约价下跌,加上HBM出货规模收敛,DRAM产业营收为270.1亿美元,季减5.5%。平均销售单价方面,由于三星(Samsung)更改HBM3e产品设计,HBM产能排挤效应减弱,促使下游业者去化库存,导致多数产品合约价延续2024年第四季以来的跌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