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大溪以观光闻名,属于低住宅开发区,近年政府积极改善交通建设,包括埔顶客运转运站将在2027年完工,未来捷运绿线可望延伸大溪顶埔,提升大溪的交通运输和观光品质,对房价基期相对低的大溪来说,挹注房市利多,房价增幅也较明显。而台南善化和高雄桥头则是受惠科技园区的产业利多,衍生的科技新贵居住需求,让区域房市价量有撑。
张旭岚指出,台北房价居高,涨跌幅有限,不过开发较早的大同区,仍从去年每坪70.6万元,涨至今年78.6万元,年涨幅11.4%,主要受益于「台北双星」计划以及西区门户计划的持续发展,让大同区兴起老屋整合商机,不少都更或危老小宅新案,也助长了买气和均价增幅。

另外一方面,六都中下跌最多的区域则是台南市佳里区,均价从2字头跌回1字头,跌幅16.8%。台中市大甲区也下修12.4%,高雄市林园区则年跌9%。
台湾房屋佳里加盟店店长何平分析,佳里区为台南溪北地区的发展核心之一,但在房地产市场属于蛋白区,房价基期低,产业议题也少,买盘靠在地换屋族支撑,涨势也相对有限;而去年Q1因有大量预售案交屋带动行情,今年则受央行限贷令影响,让换屋买方转趋观望,房价也随之下修。目前预售开价约23~26万元;新古屋成交单价18~22万元、5~20年的中古屋单价约13~18万元。
第一建经研究中心副理张菱育指出,台中跌幅最大的大甲区,属于人口外移区,刚性需求较清淡,加上新推案较少,房价欠缺高价新案供给,价格表现因而相对弱势。高雄的林园区则因距离市中心远,且以工业区为主,对买盘而言抗性较大,所以均价虽维持在平实的1字头,但市场需求度较低,房价支撑力道也较薄弱。
张菱育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后,贷款条件趋严,房市买气转弱,也导致2025年首季呈现买卖双方价格认知分歧的拉锯战,由于大环境相对冷清,房价行情回归基本面,波动主要反映区域供需差异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六都各行政区出现「涨跌互见」的盘整局面,而未来还有利率、关税等变数影响市场发展,因此房市信心仍有待提振,区域间的表现也可能更加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