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向《壹苹新闻网》表示,2、3年前认识1名自称会计师、精算师的洪姓男子,对方表示可为他理财并提供股票明牌,后来他发现洪男根本不是精算师,曾在自已的私人脸书提醒他人注意;后来也有人在某高职校友脸书社团匿名发文,贴出洪男的身分证及名片照片,指控他「假冒精算师会计师骗了很多钱」。
吴男说,洪男可能以为发文者是他,向大甲警分局报案;去年11月,他接获大甲警分局通知说明,他向警方表示文章并非他张贴,且自己只拿过洪男名片,没有拍过他身分证照片。没想到,从此就陆续接获以他名义冒名订货的网路订单。
吴男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是壮阳药犀利士,后来陆续接到各种不同货物的订单,有的直接透过物流公司货到付款,经其解释后,物流公司同意不直接送货,但依规定每笔还是要电话通知确认,因此他几乎整整一个多月每天早上都被物流公司电话吵醒。部份厂商会先寄电子邮件或以手机简讯确认订单,吴男会立即向对方解释没有订货;透过「货到付款」则比较困扰,送货员常常会把全家都吵醒。
这些货物包括压缩衣裤一次就订了17万,另外还有面膜9万多、手表2笔各20多万、鸡精9.9万元、五星级饭店餐厅订位,还有情趣内衣、情趣用品等,数都数不清。
最夸张的是,对方以吴男名义向一家知名咖啡业者订了888盒挂耳包咖啡,总价是37万余元,接著又一口气订了1千台的电动磨豆机,每台4080元,合计是408万元,吴男说,他去报案时警察也吓了一跳。
吴先生无奈说,以前网购都会很期待,收到货也会很开心,但他这个月来每天都很恐惧,「不知道有什么货会送到我们家?」他本来打算年初到日本北海道旅游,因为怕不在家,会有厂商直接把货送到家里,或超过退货时间,吓得他不敢出国。
吴先生说,他每次接获冒名订单就向派出所报案,后来因次数太多,累计到10多笔订单才报案1次,目前已累计报案10次,初步统计自己被冒名订货100多笔、总金额已破千万元;目前警方已查出嫌疑人系以刚过世母亲的手机,冒用他的名义订货,由乌日警分局侦办中。
遭吴先生怀疑的洪姓男子向《壹苹新闻网》喊冤,表示自己不曾冒用吴男名义订货,他最近也莫名其妙接到网购商品,也怀疑是吴男订的。洪男还说,过去曾和吴男有诉讼纠纷,「你们不要把他的话当真!」
至于IP位址被锁定,洪男说,IP也可以造假,他没有做这件事,接获警方通知也很傻眼,2月8日已前往派出所说明,「我怀疑是吴男自导自演!」
台中市乌日警分局证实已接获吴先生报案,并根据网路IP锁定1名涉案人,目前已通知涉案人到案说明,资料完备后将移送台中地检署侦办。
执业律师张育嘉表示,冒名者以吴先生名义网路购物,使网路商家将商品交付,意图使吴先生或第三人(网路商家)遭受财产上的损害,根据网路订单、付款纪录、物流资讯等,恐触法《刑法》第339条诈欺取财罪;若能证明冒名者伪造吴先生的个人资料,可能触犯第210条伪造文书罪或第214条行使伪造私文书罪。
张育嘉说,冒用者未经吴先生同意,擅自使用他的个人资料进行网路购物,造成吴财产上的损失及名誉上的损害,可依据《个人资料保护法》向他请求民事赔偿,以每人每一事件新台币5百元以上2万元以下计算赔偿金额,或请求法院依据实际损失金额判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