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党团21日下午爆发一连串请辞潮,柯建铭接受电访表示,朝小野大只有不断战斗,更加团结一致对外,他认为吴思瑶、陈培瑜等人表现都是100分,会慰留他们续任干部。
台湾绿党24日深夜发出声明表示「柯建铭不当发言损害罢免团体主体性,请辞去不分区立委」,并细数大罢免期间,柯建铭多次以不当发言损害罢免行动的公民主体性。
一、错误宣称主导罢免,抹煞地方志工努力
柯建铭今年6月公开声称「这次大罢免大成功是我所发起」,导致外界误认罢免由民进党主导。这种抢功式发言,不但抹煞地方罢团志工的付出,更让国民党与民众党有机会将罢免行动扭曲为政党恶斗,严重损害罢免在舆论上的正当性与公信力。
二、多次发表激烈失当言论,破坏民主价值
柯建铭作为执政党总召,却频频以情绪性语言引发争议,显示其言行失格:
⬤ 3月底,他批评《工会法》修法赋予警消组织工会的权利,声称将导致警消罢工、社会动乱,甚至成为中共出兵的借口。这种夸张滑坡论,对劳权的推动造成严重伤害!
⬤ 7月初,竟以《刑法第100条》威胁罢免对象,此条文为威权时代打压异议者的工具,如今再被引用,令人质疑民进党是否真正理解何谓转型正义?
⬤ 726投票前夕,他在脸书写下「不去罢免,非台湾人也」,用过度简化、二元对立的语言施压选民,增加社会对立,引起群众反感,使部分选民以「教训民进党」为由出来投票。
种种破坏民主讨论的作为,使得罢免团体在街头宣传、论证时,承受不应有的质疑与挑战。
三、压制异议与傲慢态度,破坏执政党公信力
柯建铭长年掌控民进党在立法院的话语权与策略主导权,对内打压异议,多次要求同党立委撤案,导致党内无对案可提、丧失立场与论述空间。面对外界批评,他不仅缺乏反省,更经常高姿态回应。作为执政党立院总召,此种态度令人咋舌,严重损害社会对执政党的信任,也让罢免行动在政治氛围中失去原有的力道。
台湾绿党认为,当民进党立院党团干部纷纷为罢免结果未达预期而辞去职位时,总召柯建铭也必须负起最大政治责任,辞去不分区立委职务,以对那些致力于劳动权利、转型正义、罢免不适格立委的团体或个人们展现诚挚尊重。
台湾绿党表示,这是一场属于公民的罢免行动,或许需要政党协助,但绝不容许政党主导、更不可被政治操作所扭曲。任何重视民主体制的本土政党,都应作为这样公民行动的坚实后盾——全力支援、尊重主体,而不是喧宾夺主,更不该扯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