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中心,保险业则锁定整栋商办物件,台湾产物保险4月以20亿元购入台北大同区承德路整栋商办;富邦人寿8月也砸下28亿元,购入大同区延平北路二段的「星聚点KTV台北旗舰馆」,并采售后回租的方式经营,确保有稳定的投资报酬率。另外,内湖厂办也是热门标的,台湾人寿及台银人寿分别以14.78亿元、4.6亿元购置整栋型以及店面型商办,显示寿险业资金持续偏好自用与收益型不动产。

而阳信银行今年购置不动产的动作也相当积极,2月以3.98亿元买下新竹东门街整栋商办;9月更斥资4.46亿元购入士林「圆山一号院」三间店面,作为自家的银行分行据点。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央行从2022年开始利率连五升,寿险业投资不动产最低投报率门槛从先前的2.095%拉高到2.97%,已逼近3%,投资商办几乎已无法达到报酬率,因此不少保险业者,包括新寿,将目光转向待开发的地上权案,由于开发完成前免受收益率限制,可让资金布局更具弹性。
张旭岚指出,保险业投资不动产的高收益门槛在今年出现转机,自2025年起,金管会调整保险业不动产收益率计算标准,从原本的2.97%下修至2.545%,大幅缓解保险业者「帐面收益率不足」的压力,等于释放资金运用的空间,让保险业更有余裕,长期布局精华区整栋商办大楼,产权完整,有利统一管理,亦可稳定租金行情,未来重建、买卖更有效率。
第一建经研究中心副理张菱育指出,保险业购置不动产,多以商办大楼、收益型资产与地上权等标的为主,且依照规范,不得以借款方式购置,必须全额以自有资金支付,因此保险业的买盘相对稳健,目标多锁定具长期保值性的资产。相较之下,银行业购置不动产则以自用型需求为主,例如分行据点或企业总部,因此标的偏向地段佳、交通便利的商办或店面,兼具企业形象与实用功能。
张菱育认为,银行与保险业的进场,不仅反映金融业者资金雄厚,也显示市场对于核心区域不动产的信心。特别是寿险业以现金收购整栋商办或投入大规模地上权开发,具有指标效果,未来随著更多建设题材与政策支持,金融业进场脚步可望持续迈进,为大型商用不动产市场挹注稳定买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