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房价何时开始暴涨?2021年预售屋全市每坪均价26.2万元,隔年均价拉高32.1万元,至今年2月均价已来到40.7万元,当中单价不断走扬就是台积电设厂议题不断发酵,在政治面民进党执政云嘉南高屏成为科技产业核心,以南北平衡之名提升南部建设,透过大南方计划,高雄成为扮演南部半导体S廊带主轴,整座城市充满科技题材,北高雄有台积电设厂、南高雄则有亚洲新湾区撑盘,南北呼应加上各处均有重大建设,成为拉高区域单价主因。

高雄市长陈其迈在2018年大选中,意外败给当时声势如日中天韩国瑜,尔后在2020年韩国瑜被市民罢免,陈其迈补选当上为期仅2年市长,并推出2年拚4年口号,对内推动轻轨成圆,捷运红线向北与向南延伸,黄线动工等重大交通建设,并在中央力挺下广设科技或产业园区,北从桥科园区到台积电所在楠梓产业园区,南高雄则以亚洲新湾区为核心,打造「亚湾5G AIoT创新园区」,而民众较有感与期待的百货商场开发,在这几年多了联上停35多功能停车场BOT案、富邦人寿BOT案、凤山LaLaport等,即便捷运延伸线或百货商场均未完工,但处处均有建设支撑,造就区域房价持续成长。

轻轨捷运4线齐发,但兴建捷运须自筹经费,因此高市捷运局不断推出捷运联开宅,而大型开发商看好台积电效应,纷纷加码投资,从建筑规划提升礼聘国际建筑大师设计,处处都有联开案,也处处为区域房价定锚,该现象造成房地产比价效应,昨日成交天花板,成为今日代销接案底价,单价太高就继续压缩坪数控制总价,20坪2房无论市区市郊随处可见,低总价成为市场买气万灵丹,单价也就不断拉高,谁埋单?高雄人觉得贵,中北客跨区投资处处抢房。
从捷运联开案到各区公办都更招商,高市府几乎无往不利,建商也透过得标签约等活动,处处谈及未来想卖的价格,通常就是区域新高!高雄预售屋房价从台积电设厂前主力1-4字头,到目前3-6字头,无论地价与房价,双双在市长陈其迈任内再创新高,而地价飙涨,营建成本不断增加,当中光台积电设5座厂,就需超过2万个营建职缺,缺工问题也成为建商口中转嫁成本依据。
对等关税让未来全台房地产何时复苏更难预估,然而高涨后的房价,就目前市场氛围,因建设利多导致建商以拖待变,过去几年房价大涨赚得盆满钵满,短期受到全球股灾冷眼看待诡谲多变时局,但这波房价涨上去,市府从中也大力推了一把,无论是科技厂投资或城市建设,均拉高了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