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惠员表示,健保署欲透过健保特约机制推动医事人员加薪,出发点值得肯定;但若以「不予特约」为手段、未兼顾城乡差异与诊所实务运作,恐沦为治标不治本,甚至动摇基层医疗稳定。

赖惠员指出,根据卫福部资料,全台约有2万4千家医疗院所,其中过半为诊所,是高龄社会中长者就医的第一线防线。以投保金额作为续约条件,将造成大批诊所不符门槛,尤其偏乡与中南部地区首当其冲,届时势将出现就医断链,危及全民健康。

赖惠员直言,「我完全支持医事人员合理待遇,但政策不能只用硬性指标管理,缺乏配套、缺乏弹性,最后反而会伤害我们要守护的医疗体系。」她呼吁健保署应立即暂缓修法,广纳医界与劳动团体意见后再行研拟。

推荐新闻:说不出口哪个国家要消灭中华民国?吴峥批蒋万安亲中挺共

民进党立委王正旭表示,将医事人员薪资与健保特约挂钩,涉及劳动契约、医疗政策与健保法规的交叉适用。若因人事结构或登记形式不符标准,即撤销特约资格,可能产生重大法律风险。应以医疗品质为核心,非以劳保资料为唯一指标。

民进党立委林月琴指出,健保制度的变革不能「先上车再补票」。政策若无试办制度与细部配套,只会导致基层混乱。她呼吁健保署应建立明确影响评估机制,逐步推动政策转型,而非仓促上路。

民进党立委郭昱晴认为,要求各类医事人员薪资公开虽有助透明,但现行诊所雇用型态多元,若不设合理例外或区分条件,反将产生误伤,失去原政策初衷。她进一步指出,相关政策应该针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类型化,以相应的条件做不同的规范,才不会令医疗机构无所适从。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型客机重返小港机场!绿委呼吁提出诱因吸引更多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