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6 年成立以来,辉能始终以系统思维推进固态电池发展,从专利布局、制程整合到产线建构皆领先业界。2024 年,辉能于巴黎-萨克雷启用海外研发中心,并推进法国敦克尔克超级工厂建设,预计 2028 年启动第四代电池量产,2030 年全面投产 4GWh 产能。

辉能此次发表的第四代平台,以自研「超流体化全无机固态电解质」(SF Ceramio)为核心,完成固态锂陶瓷电池最后一块关键拼图。从材料升级、结构优化到制程整合,辉能展现出高度系统性的研发成果,打造兼具可扩展性、可制造性与成本竞争力的量产平台。辉能强调,该平台在「安全 × 性能 × 成本 × 可量产」四大指标上全面到位,有望成为下一世代电池产业的标准参照。

辉能目前已在台湾桃园建构 GWh 级示范产线并稳定出货,更加速推进法国敦克尔克超级工厂布局,未来将以供应链在地化与产能规模化推动商业落地。辉能创办人暨执行长杨思枬表示:「交付只是起点,我们要建立一条可复制、可扩展的固态电池产业线,持续优化并精准对齐全球产业需求。」

辉能科技自 2010 年起布局固态锂电池核心专利,涵盖单电芯与双极结构、陶瓷隔离层、制程与设备整合等上位技术,逐步构筑全球专利护城河。辉能科技提供
辉能科技自 2010 年起布局固态锂电池核心专利,涵盖单电芯与双极结构、陶瓷隔离层、制程与设备整合等上位技术,逐步构筑全球专利护城河。辉能科技提供

根据全球专利资料库,辉能自 2010 年起便展开固态电池核心架构专利布局,迄今已累积逾 286 件国际专利,涵盖电芯结构、制程与配套设备设计。在电芯架构上,辉能率先提出多项创新设计,成为新一代固态电池的参考样貌。近年来,国际多家新创与车厂公开的堆叠与封装架构高度相似,显示辉能的设计逻辑已成为产业共识。

业界常以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形容这种趋同现象,而辉能的早期设计再次验证其前瞻性。公司强调,其不仅走得早,更让产业走得一致,进一步巩固在电芯结构设计与制程整合上的领导地位。

辉能科技自 2017 年起在双极电芯(BiPolar+)与陶瓷隔离层架构展开专利布局,涵盖结构设计、制程方法与系统集成等上位技术,形成全球领先的专利网络。辉能科技提供
辉能科技自 2017 年起在双极电芯(BiPolar+)与陶瓷隔离层架构展开专利布局,涵盖结构设计、制程方法与系统集成等上位技术,形成全球领先的专利网络。辉能科技提供

能否量产,一直是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最大挑战。辉能自 2013 年建构首条样品线以来,即持续验证制程能力。2017 年公司建构全球首条 250 至 330mm 宽幅的卷式固态电池试产线,并于 2018 年与中国车厂合作,实现全球首次固态电池实车上路测试。2023 年,辉能更完成全球首条 660mm 宽幅 GWh 级卷式量产线,2024 年第三季起已稳定出货超过 50 万颗电芯,并通过国际公正第三方 TÜV 的安全与电性检测,为全球唯一具备双重验证的业者。

固态电池长期面临「高成本、难落地」困境。辉能第四代 SF Ceramio 电解质在制程与材料上实现突破,可简化极层制作并降低干燥室负荷,提升效率与可扩展性。在成本方面,SF Ceramio 仅为传统硫化物系统的 3~5%,未来更有机会与液态电解质比价,打破固态电池高成本迷思。

辉能表示,这项材料创新与既有的电芯架构、制造平台相辅相成,奠定大规模量产与跨领域应用基础,涵盖车用、储能、国防与航太等市场,成为固态电池全面落地的关键。

杨思枬指出,固态电池的落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推手,辉能要与产业伙伴及政策制定者携手,打造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永续的减碳未来。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永丰金证「大户丰APP」推智慧加减码 锁定4.79兆元超额储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