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报导,这项在美国遭禁的技术,会将母亲受精卵中的「细胞核」(与父亲精子的细胞核)转移到一颗健康的匿名捐赠者卵子中。这样能防止母亲粒线体中带有突变的基因传给孩子,这些突变基因会引发无法治愈、甚至致命的疾病。

粒线体 DNA 的突变会影响多个器官,尤其是耗能高的部位,如大脑、肝脏、心脏、肌肉与肾脏。

报告指出,目前其中一名儿童已满两岁,两位年龄介于一至两岁,其余五名仍为婴儿。他们出生时都很健康,血液检测显示粒线体基因突变的含量为零或极低,且目前发展进度皆正常。

牛津大学的生殖医学专家 Andy Greenfield 表示,这项成果是科学、伦理讨论、病患沟通、法律制定、监管架构及母婴照护系统多年努力的结晶。他称研究人员提供的资料是「一个宝库」,将开启未来更多研究方向。

一般试管婴儿筛检过程中,医师可挑选粒线体基因突变极少的卵子。但当所有卵子都携带突变时,就需用到这项新技术。

操作流程如下:

1. 先用父亲精子与母亲卵子受精;

2. 再从中取出双方的「前核」——也就是携带所有遗传资讯的细胞核;

3. 将这些前核移植进一颗健康的捐赠卵子内(已移除其原本前核);

4. 最终形成的胚胎具有健康的粒线体(来自捐卵者)与父母双方的核 DNA。

领导研究的纽卡索大学生殖生物学教授 Mary Herbert 表示,这项「前核转移」技术,等同于「以健康粒线体取代有缺陷的粒线体 DNA」。

研究显示,六名新生儿的粒线体突变基因浓度比母亲低了 95% 至 100%,另外两位也低了 77% 至 88%,证明技术成效显著。

研究团队共对 22 位高风险妇女进行技术测试,目前除这八位成功分娩者外,另有一位怀孕中。这八起怀孕中七位孕妇过程顺利,仅一位验出血脂偏高,未出现流产案例。

研究人员也曾尝试将「未受精卵」的细胞核转移后再受精,但他们认为新方法能更稳定避免遗传疾病传递。

英国在 2015 年成为全球第一个合法化「粒线体捐赠治疗」的人类研究国家。同年,美国国会拨款法案则禁止 FDA 使用经费审核任何涉及「可遗传基因修改」的研究,等同全面禁止这类人类技术应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脊椎微创手术新突破 奇美医院导入「可撑开式融合器」!助患者少痛快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