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几周前起,社群媒体开始流传巴黎蒙马特区充满魅力的石砖路即将被拆除,并以沥青混凝土代替的谣言,引发民众热议,不少抗议电话涌进市政府。


巴黎石砖路有近千年的传承,成为居民与历史的另一种特殊连结。位于巴黎蒙马特,距红磨坊仅一步之遥的雷匹克路(Rue Lepic)的石砖几周前开始施工,路面被刨开,露出下方沙土,政府要以沥青代替石砖的传闻满天飞。


为了辟谣,负责公共建设与工程协作的巴黎副市长希冯迪耶(Thomas Chevandier)接受巴黎人报(Le Parisien)采访说:「石面道路在巴黎当然仍拥有它的位子。从历史与传承角度而言,它是巴黎公共空间认同的一部分。」


在以汽车为主要移动工具的现代,巴黎许多石砖路都已覆盖上沥青,然而目前仍有15%的路保持原样,以石砖或石板为主体,且近年来都维持该比例。


巴黎15区副区长皮纳(Jean-Yves Pinet)于去年凡尔赛门广场圆环整修时,也毫不犹豫地选择重新铺上石砖,「石砖比沥青坚固,有鉴于车潮带来的重量,这很关键。石头也比较不会受热影响,且车辆在上行驶会比较慢,有利于道路安全」。


在环保上,石砖对环境冲击较小。蒙马特所在的18区副区长杜邦(Antoine Dupont)指出,所有拆卸的石砖,除了状况很差的,都会自动回收再利用,拿来铺设其他条道路。

 

巴黎蒙马特雷匹克路石砖路将以沥青取代的谣言引发热议,政府出面辟谣,指出石面道路在巴黎仍有重要地位,「从历史与传承角度而言,它是巴黎公共空间认同的一部分」,将尽可能延续千年风华。 中央社
巴黎蒙马特雷匹克路石砖路将以沥青取代的谣言引发热议,政府出面辟谣,指出石面道路在巴黎仍有重要地位,「从历史与传承角度而言,它是巴黎公共空间认同的一部分」,将尽可能延续千年风华。 中央社

然而石砖路也有缺点,包括汽车行驶于上会制造噪音,影响居民,以及对单车骑士较不友好,尤其在下雨天。


另外,铺石砖或重铺石砖,也比铺沥青更耗时、昂贵。价格方面,铺设石砖的成本比沥青高约3倍。


工期上,沥青一天可铺设1000公尺,而石砖需要人工一块块仔细计算后放上,讲求技术与工法,甚至好几个团队合作,一天顶多铺设50公尺。不过,传统技术可受时间考验,皮纳告诉巴黎人报:「工程要比较久,但这些重铺的道路可用至少50年。」


蒙马特居民30岁出头的卡罗琳(Caroline)告诉中央社,「我自己很喜欢石子路,我觉得这才是蒙马特的DNA,散发它的魅力」。


对于石砖路可能对单车骑士带来的不便,卡罗琳坦承自己没骑单车,因此从未想过。「确实这可能会带来不便,但希望能凭借新技术克服困难,让路对骑士更友善」。


巴黎市府荣誉道路建筑师蓝道(Bernard Landau)表示,巴黎石砖路历史悠久,12世纪腓力二世.奥古斯都(Philippe Auguste)设置负责铺设石砖的单位,石砖的大小与排列方法不断与时俱进。但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在石砖上铺设沥青方便车辆行驶。换言之,现代巴黎道路之下,绝大多数都是石子路。

 

位于巴黎蒙马特,距红磨坊仅一步之遥的雷匹克路石砖几周前开始施工,路面被刨开,露出下方沙土,政府要以沥青代替石砖的传闻满天飞。这里是旅客造访圣心堂的主要道路之一。 中央社
位于巴黎蒙马特,距红磨坊仅一步之遥的雷匹克路石砖几周前开始施工,路面被刨开,露出下方沙土,政府要以沥青代替石砖的传闻满天飞。这里是旅客造访圣心堂的主要道路之一。 中央社

蓝道说,巴黎如今仍保留不少石砖路,「它的传承是巴黎人的重要记忆」。和其他国家相比,巴黎石砖路又多了一层革命象征,在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与1968年「五月风暴」大规模学运期间,道路石砖被抗争者掀起,堆叠成为路障。


蓝道表示,许多欧洲国家都用心以古迹甚至艺术品方式在维护石子铺路。石砖在巴黎也拥有稳健的循环经济体系,过去的巴士底广场翻修后加装的人行道石板,就是其他地方的铺路石切割而成。


但蓝道也指出,过去石头路矿物质含量很高,且所有的水都被排回下水道,增加地表迳流。如今气候变迁,暴雨越发成为常态,「我们要让水更能渗入地下,总而言之,必须尽可能去除不透水表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拯救地球!对世界尽责 比尔盖兹吁富国「以身作则」实现净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