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114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整体国防预算约为台币6470亿元,占GDP约2.45%;如果提升到GDP的3.4%,则国防预算将增加到约为9140亿元,大约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2670亿元。


中央社报导,美国重量级中国军事专家梅惠琳26日出席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同的威胁:当前地缘政治下的印太联盟及责任分担」听证会时,做出上述建议。


梅惠琳于证词中支持美国在国防层面必须对台湾提出更多要求,毕竟台湾面临中国真正且迫切的侵略威胁。如果台湾希望美国在冲突中出手帮忙,从而冒著与中国发生重大战争的风险,那么台湾确实需要为遏止战争做出更多贡献,并于必要时取胜。


国防支出方面,梅惠琳评估,虽然美国的军事力量迄今能阻止中国使用武力,但美国常规吓阻力已经减弱。


「具体而言,当中国在3到4周内占领台湾,而美军无法及时支援的这项既成事实想定,对北京来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她指出,中国花了数十年落实军队现代化,目前正在进行强化指管及后勤的最后步骤。一旦这些问题解决,解放军将向习近平通报,已准备好以武力夺台,而这时间点很可能落在未来3到4年。


梅惠琳表示,虽然她主张美国大幅改变军力部署,以说服北京如此迅速的行动不太可能成功,但事实上,大部分努力,尤其是在军力发展方面,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中国解放军气垫式登陆艇。翻摄解放军网
中国解放军气垫式登陆艇。翻摄解放军网

台湾应发展抵挡中国登陆30天的能力

她说,最佳短期解决方案是,台湾应该发展出能够抵挡中国登陆30天的能力。鉴于两岸军力严重失衡,如果没有美国援助,台湾将永远无法完全自卫。如果美国没有进行直接军事干预,台湾不可能击败中国。


「台北能够抵挡够长的时间,直到美军大规模到达战区,就是对中国吓阻的核心」。梅惠琳表示,因此台湾不仅须买对的武器,数量还要够,以阻止中国登陆,而这需要的军费超过台湾国内生产毛额(GDP)2.45%。


梅惠琳指出,考量到台湾政府总支出只占GDP的13.70%,台湾经济可能无法维持GDP10%的防御支出。但台湾需要做得更多,以增加政府整体开支。


她也以以色列为例指出,以色列常被视为台湾的典范,但在2018年至2024年间,以色列政府支出一直维持在GDP的36%至44%间,明显高于台湾的13.70%。


梅惠琳说,这种差异凸显台湾在采取类似防御策略时的财政限制。但以一种象征性作为,台湾国防支出至少应与美国一样,达到GDP的3.4%。


她指出,除了增加军费外,台湾还需要从美国购买合适的武器。花大钱买F-35等备受瞩目的战机或许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些战机在实际冲突中可能会成为高成本的损失。


梅惠琳建议台湾继续大量采购防空、反装甲和反舰飞弹,这些武器在台湾防御情境中提供高价值,而美国应优先快速且可靠地交付台湾这些关键武器系统。


她于谈及台湾的结语强调,台湾增加军费,与其说是为了分担美国负担,不如说是台湾在对抗中国使用武力方面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台湾需要在美国为保卫台湾而可能牺牲军人生命的情况下,展现对自身防卫的认真态度。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共军「愚人节军演」3大特点 步步「进逼」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