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辖下的「国家档案馆」座落于新北市林口区,是全台首座国家档案馆。国家档案馆1至3楼为开放空间,4至9楼则有国家档案保存维护中心、电子档案技术服务室及国家档案库房等专业技术研发场域。9月2日起试营运,预订11月22日正式开馆与民众见面。

国发会档案管理局长林秋燕表示,档案局专业人员悉心修护及保存档案,除了妥善典藏守护国家记忆外,更要开放大众近用档案,因此在3楼设置国家档案阅览中心,提供研究人员、师生或一般民众调阅档案。

国家档案馆2楼设有常设展厅与特展厅,首展─常设展为「岛读‧我们的故事」。国发会国家档案局提供
国家档案馆2楼设有常设展厅与特展厅,首展─常设展为「岛读‧我们的故事」。国发会国家档案局提供

2楼设有常设展厅与特展厅,首展─常设展为「岛读‧我们的故事」,特展以「重返1987─解严档案」为主题,将看似与日常生活遥远的档案,借由展览与科技运用转化为平易近人的档案故事,并设置「阿凯将小屋」儿童体验室、档案FUN体验,以及文创商店、轻食咖啡厅等空间,带领民众透过国家档案与体验,让档案成为每个人的日常。

常设展「岛读‧我们的故事」当中,除了影响台湾经济深远的十大建设,也设有单元,阐述台湾政府于1970至1980年代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缘起。档案局展示「工业技术研究院设置条例」相关档案文件,以及当年政府广纳专家建言时,张忠谋向行政院提出台湾电子业未来发展蓝图的报告,常设展都有展出。

档案局指出,张忠谋在1981年对台湾产业转型提出观察建议,台湾电子产业因为低工资而成长快速,但此优势不再时,由劳动密集产业转为技术密集产业,是必要的调整方向。此外,特展以「重返1987─解严档案」展示影响深远的解严令,并透过影片、互动设计,让民众了解戒严期间的生活。

林秋燕表示,9月至今虽然是试营运,但内部一直以「正式开馆」全力以赴的态度迎接入馆民众,试营运至今1个半月,人潮热络远远超过当初预期,同时收到不少民众的建议,将全力调整、优化,让动线指标、导览更顺畅,预计11月22日、档案局25岁周年时正式开馆。

国家档案馆2楼往3楼的螺旋梯上则设置「以史为镜」,使用1705片镜面不锈钢,构筑直径达6公尺的巨型立体圆镜。国发会国家档案局提供
国家档案馆2楼往3楼的螺旋梯上则设置「以史为镜」,使用1705片镜面不锈钢,构筑直径达6公尺的巨型立体圆镜。国发会国家档案局提供

除了展厅人潮络绎不绝,国家档案馆的建筑景观及公共艺术,更成为民众热门打卡点。林秋燕表示,国家档案馆选址林口,红色渐层烤漆玻璃帷幕除了代表林口台地红土沉积,也象征档案堆叠保存珍贵的国家记忆;建物仅占基地1/4面积,保留3/4自然演替次生林,结合邻近林口运动公园形成都市绿带,创造自然与人文共生景致。

公共艺术「以雾为景」与「以史为镜」由艺术家许宗杰打造,林秋燕指出,「以雾为景」位于入馆前的绿林坡道上,运用白色不锈钢交织线条,模拟林口台地常见的雾气;2楼往3楼的螺旋梯上则设置「以史为镜」,使用1705片镜面不锈钢,构筑直径达6公尺的巨型立体圆镜,镜面背面印制过往36个主题档案特展的精选档案,象征从历史中照见现在与未来,让民众在穿越作品时感受档案典藏的意义与价值。

国家档案馆位于新北市林口区档案馆路1号,每周二至周六9时至17时开放。开放期间馆方提供桃园捷运A9林口转运站往返国家档案馆免费直达接驳车,也有858、898、936、937、945、946等多条公车路线行经周边,相关活动及交通资讯请见国家档案馆官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中局势再紧张!高估值族群面临修正压力 法人建议全方位弹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