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Exyte公司的估计,到2030年全球会有超过900个,6吋以上的晶圆厂,每年会产生超过1.7亿吨碳排放,年消耗1880万亿度电,及年耗水10亿立方米,对地球环境冲击巨大,对ESG是一大挑战。洪荣聪表示,「唯有透过碳中和目标方法学,将半导体制造对环境的冲击分门别类,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来兼顾半导体带来的美好生活与生态环境」。

今年SEMICON China 2025参展的绿色生产厂务相关企业超过百家,洪荣聪特别感谢其中受邀参与论坛分享的全球五百强公司,分别在减排、能效提升、水循环及AI于绿色厂务的应用,分享最新解决方案,把环保爱地球的最后一哩路,传送到全球每一个半导体制造生产公司。

关于半导体业难以消除的范围一碳排部分,洪荣聪表示全球技术领先的半导体厂已经开始在做碳捕捉的研究,这个项目需要跨产业的合作,而半导体产业多年来累积的绿色厂务经验及技术,最容易跨入这个领域。如半导体业的耐腐蚀材料、特殊气体反应、真空及高压容器技术,管路设计经验等,皆是碳捕捉的重要关键环节。

鸿海科技集团结合半导体设备制造及精密加工等技术,服务全球顶尖半导体设备客户多年,最近更开始入碳捕捉领域。目前全球对碳捕捉的需求每年为80亿吨二氧化碳,到2050是许多国家的净零排目标年,全球需投入15兆美元来做碳捕捉。

洪荣聪表示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被公认为解决气候变迁的关键技术,在二氧化碳排放进入大气之前进行捕集并安全储存于地下。然而,腐蚀问题一直是 CCS 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鸿海正与全球碳捕集与封存CCS设计的领导者英国Pace等公司合作,开发全球首创的化学注入单元,旨在解决 CCS 最迫切的挑战,即从捕捉的二氧化碳流中去除关键杂质,防止 CCS 网络内部发生腐蚀,确保在CCS的第一哩路去除障碍物。创新化学注入单元将彻底改变CCS技术,消除腐蚀性杂质、降低成本并加速全球部署碳捕捉减排技术。

洪荣聪鼓励半导体协会绿色生产委员会全体会员及来宾,以「ESG」及「创新技术」为核心,以跨领域合作,开创蓝海,构建起全球绿色制造的永续发展生态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川普关税风暴美股开低 道琼标普挫逾3%那指跌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