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双涨」发生在2008年及2012年马英九执政时期,当时宣布「一次调足、多元分摊」调涨方案,以及采「三阶段调整电价」政策,结果「油电双涨」,导致万物皆涨,民怨沸腾。
能源价格变动往往挑动物价节节高升的敏感神经,为避免「油电双涨」造成物价大幅波动情况重演,新电价公式2015年4月1日因运而生,依据该公式,国内电价4月及10月一年检讨2次,为免电价涨跌幅太大,每次最高涨幅上限为3%,全年两次涨幅上限为6%。设计涨幅天花板的用意,电价不是不能涨,而是须「缓涨」,避免急涨引发物价急剧波动。
综观新电价公式上路后的调幅,2018年10月至2022年4月「连8冻」后,另有4次电价涨幅逾6%,包括2022年7月平均调涨8.4%、2023年4月平均调涨11%,2024年4月平均调涨11%等,2024年10月民生电价冻涨,但产业电价平均调涨12.5%。这4次调涨理由皆因燃料成本上涨,至于涨逾6%天花板的「例外原因」,经济部表示「供电成本持续大幅上涨或下跌时」,授权电价审议会不受3%调幅限制。
问题是,依据电价公式该涨时没有「缓涨」,摒弃电价公式来个「连8冻」,连8冻应涨未涨累积吸收的金额,则以例外理由,4次急涨逾6%,急涨推升物价飙高,物价又具有僵固性,一旦上涨就很难向下。电价公式上路至今刚好10年,想冻就冻,说大涨就大涨,电价公式形同虚设,民众则大叹「便当店涨3次以上」、「涨到都喝不起饮料了」物价回不去了。
如今国际原油价格持平,外银预估全年原油平均价格约67美元,电价审议会明登场,请审议委员回归电价公式,别再涨破6%天花板推升物价了!
延伸閱讀:壹短苹

保德信:Q2「川普与AI」并存!仍看好台美股表现 债券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