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迈表示,全球晶圆制造龙头台积电因应半导体市场成长需求,3年前首次南拓高雄设厂,并于112年4月宣布高雄厂将建置先进制程2奈米晶圆厂。2日台积电代表亲赴市府,致赠试产成功纪念晶圆,感谢市府在土地、水电、基础建设及行政协助上的全力支持。台积电于高雄的投资,是南部半导体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央与市府协力下,从土地取得、工厂动工与周边建设均顺利推进,随著2奈米技术于114年下半年试产成功,高雄不仅成为先进制程的重要基地,更奠定南部科技聚落的领导地位。

陈其迈表示,上任后积极推动高雄产业转型,并择定半导体为发展主轴,全力争取台积电在高雄设厂。市府在土地、水、电等关键条件提前做好准备,包含中油高雄炼油厂原需17年整治的土地,在跨部会协作缩短为2年,完成土地与地下水解除列管,迅速提供台积电用地。当中最关键的水资源,回顾110年全台干旱,市府提早开凿抗旱水井,并主动联系台积电,表达高雄可提供稳定水源;随即在一天内完成相关行政程序,协助取水样确认水质符合标准,展现对水情的精准掌握与资源调度的高效应变。除既有的凤山及临海再生水厂,并积极推动桥头及楠梓再生水厂建置,未来4座再生水厂全数完工后,高雄将成为全台再生水供应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水源;用电方面,高雄拥有3座电厂,113年总发电量(含再生能源)为423.3亿度,而高雄市内总售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1.3%,发电量仍有余裕供应产业使用,搭配市府积极推动绿电,在高雄日照充足的条件下,持续稳定产业用电供应。
陈其迈指出,台积电进入建厂阶段后,市府与厂方采取「全天候对接」模式,确保投资顺利推进。楠梓产业园区的公共建设与建厂同步进行,涵盖道路、污水、再生水、排洪、景观及公共设施等。市府亦在行政程序、执照核发、环评及都计变更等面向积极协调,使各项审查顺利衔接。

为优化交通运输机能,市府推动「高雄第三(楠梓)园区联外交通整体计划」,总经费155.91亿元,由国科会南科管理局主责,与市府工务局新建工程处及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合作推动。计划内容包括增设国道一号楠梓匝道、台1线匝道、园区联络道路及拓宽高楠公路1003巷等,预计114年底发包、115 年开工、117年底完工通车,将有效衔接主要干道、缩短运输时间并改善民生交通。员工子女教育方面,市府同步规划蓝田国小与高科实中。蓝田国小已于 111年启动设校,预计115学年度招生,打造国际双语、智慧永续校园;高科实中112年成立筹备处,位于桥头新市镇,规划61班约1800名学额,服务南部科学园区员工及周边学童。原订115学年度招生,市府并积极争取提前至 114学年度自国中小一年级招生,以强化北高雄教育量能并进一步增进台积电的投资信心。
陈其迈强调,台积电致赠高雄 F22厂试产纪念晶圆片,不仅象征台积电高雄首座2奈米晶圆厂重要里程碑,更彰显高雄产业转型成果与城市在先进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地位。2奈米技术应用广泛,将为高雄 AI、高速运算、车用电子、智慧制造及资通讯设备等领域注入关键动能,进一步引领上下游供应链群聚,并促进在地产业升级与创新。未来台积电将扩展至五座厂,扩大高雄的半导体产业布局,进一步推升南部先进半导体产业量能,巩固高雄作为全台乃至国家重要半导体重镇的核心地位。
经发局表示,楠梓园区开发持续推进,预计114年营运后初期可带来至少1500 个就业机会及超过1500亿元年产值。全厂区创造逾2 万个营建工作机会,超过 7000个直接的高科技工作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