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以来,LED 墙多被视为商业广告版位,但此次「unfolding《介面的展开》」主张将萤幕从纯行销工具解放,化为城市的「共感介面」。策展团队指出,unfolding 意指从单一用途「展开」多重想像:展开城市的界面、展开感官的界线,更展开人与科技共生的想像力。当巨幅曲面影像进驻人们的日常动线,行人不再只是观看者,更成为作品呼吸的一部分,走路的速度、抬头的角度,都可能改变你与作品的相遇方式。
首展集结四组国内外艺术家与团队,为曲面萤幕量身创作,让科技与美学同频共振。曾参与大阪世博的台湾团队 if+ 带来《苔域浮层》,将漂浮的苔藓生态系、滚动的绿球藻化作立体微观景致;夜幕低垂,霓虹、车流与建筑灯火映入影像层层叠合,形成自然与人造之间的动态缝合。台湾艺术家 吴克军 的《DigiScape - Synchronic Tides》以风吹落叶与穿窗日光为灵感,在透明感十足的影像空间中模拟「潮汐式」流动,像是把时间的脉动搬进城市中庭。英国创作团队 Universal Everything 以《We Are All Unique》让无数角色在萤幕上起舞,颜色、材质、步态皆各自独立,却在节奏里同框共融,投射出多元城市的包容与活力。韩国艺术家 Yiyun Kang 的《VANISHING 2.0》延续其对「消逝」的关怀,在有机与机械之间描摹一种「纠缠的未来」(entangled future),当原有物种退场,新型生命在庞大光幕上生成、蔓延,提醒人们思索环境与生态的临界点。
硬体规格亦是此次关注焦点。展出采用 高 6.7 公尺 × 宽 47 公尺 的超高解析度 曲面 LED 与 5.1 声道音响,以建筑等级的曲度与像素密度,呈现近距离仍细腻的光影层次,声画同步打造沉浸式街头剧场。策展团队直言,这不仅是一块萤幕,更是一座「城市能量放大器」:白天与夜晚、晴朗与落雨、通勤与逛街的人流,都会为作品叠加不同风景,让每一次经过都像重新开展一页。
从 纽约时代广场、首尔 COEX 到 伦敦皮卡迪利广场,大型户外萤幕早成全球城市展示文化力与创意系统的重要舞台。unfolding《介面的展开》 将此模式带入台北信义街区,透过策展语境与在地步行经验,将公共空间转化为共同记忆的舞台:上班族抬头换气、旅人短暂驻足、亲子推车经过的片刻,皆能在此被光影温柔收纳。与其说这是「观看」,不如说是一场被城市拥抱的参与式展演。
策展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公共性」串起科技、艺术与生活日常:当作品不再受限于票券、场次与开馆时间,当最尖端的曲面显示与声学配置走上街头,艺术就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体验,而是都会生活的必然风景。宏宣科技媒体表示,未来将持续邀请国内外艺术家轮替展出,让这面曲幕成为台北的当代艺术视窗,也让「看见艺术」成为信义计划区最日常的动作。
想更近距离感受光幕的呼吸,不妨在傍晚走一趟 A9。当车潮与人流交织、天空逐渐转蓝的那几分钟,影像与城市会抵达一种难以言说的平衡——你会发现,LED 不只是广告载体,更是城市与你之间展开对话的介面。这便是 unfolding 的意义:展开的不只是画面,更是感官与想像力。
展览/合作洽询
LED 萤幕商业广告:Yabitsai@stmedia.com.tw
艺术家采访与展出:Judy Chan(myblog.jud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