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高龄化加速与申请外籍看护条件放宽,家庭照顾需求攀升。家天使平台指出,对初次聘雇外籍看护的雇主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只招募,而是如何在语言、文化与专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家天使副总经理曾鼎杰依据工作经验,整理了「外籍看护六大攻略」,协助民众寻找外籍看护之前,详细评估、了解薪资与管理技巧,降低聘用风险、提升照顾品质。

他表示,聘用之前,务必先盘点照顾需求和预算,订定照顾目标,例如,生活协助、医疗陪同、夜间照护等等,并且将薪资、健保费、就业安定费、仲介与管理服务费,以及食宿与交通耗材等实际成本,纳入预算项目。

保存与仲介公司往来文件记录

其次,与仲介公司合作,要确认法规流程与文件,保存每次沟通记录,假使日后发生争议,以便有处理依据。此外,要同步评估家中环境安全与设备,例如,扶手、止滑、轮椅、便盆及移位辅具,确保照顾与外籍看护工作安全,也要与医疗团队确认照护指示与禁忌。

第三,外籍看护到职之后,要先熟悉工作环境。曾鼎杰建议,准备双语工作说明,清楚标示个案作息、药物与饮食禁忌、安全移位步骤。第1周每天安排交接会议,搭配翻译工具与图卡,缩短磨合期。

由于不少外籍看护爱滑手机、聊天,他提醒雇主尊重文化差异之外,要制定明确的家规,例如,使用手机与休息时间、家中私领域与金钱物品管理,避免发生误会。

管理外籍看护要以尊重、记录工作事项、即时回馈为原则。每周回顾工作记录与照片、设定短期可改善的目标,提供定期健检,关怀他们的情绪,预防请假或失联风险。一旦他们无故失联,雇主要保持冷静,依程序通报,并保存证据。

最后,若夜间或假日需要加强照顾,可以询问家天使平台,安排台籍照顾服务员,确保个案状况平稳。雇主可以预先建立人力轮班名单,降低突发事件对家庭的影响。

曾鼎杰认为,外籍看护协助家属在「照顾—休息—再出发」间取得平衡。他进一步提醒,请外籍看护不是找到一双手,而是与家人共同守护生活的伙伴关系,唯有善用资源与良好沟通,照顾才能走得长久。

家天使网址:https://ghsha.com/

延伸阅读与完整清单,请见原始文章:https://ghsha.com/articles/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