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本木站点自今年七月底正式营运,共规划87格停车位,三个月内营收即翻倍,单月营收约日币1,500多万(约300万台币)。以单格效率换算,相当于台湾400格以上的精华商办或购物中心停车场的营收水准,显示日本市场在计费模式、信任文化与停车密度下,具备高价值潜力。USPACE日本分公司社长水本真也指出,当地停车文化长年倚赖票券、人工验证与现金支付,导入AI辨识与无感支付后,不仅提升效率,也符合日本对个资管理的严格法规要求。
USPACE执行长宋捷仁在接受媒体联访时表示,并购初期即以「提升营收结构、强化数据回馈、整合技术与用户体验」为策略重点,如今成果最为显著。USPACE选择以「AI 车牌辨识」作为技术输出的第一模组,可在不拆除既有设施的前提下快速升级,降低合作方硬体成本。另外,平台可进行车型、车色与车龄辨识,搭配股东8891的资料,可支援建商与车厂进行精准行销。除了辨识功能,USPACE也将在六本木推出真正的「无感支付」,也就是当车辆入场后App便会立即跳出通知,离场直接从App中自动扣款,不必再扫QR code或按键,降低使用摩擦。
与Nokisaki的合作也成为翻倍营收的基础。过去Nokisaki平台多以民众刊登车位、以「天」计价为主,一旦导入台湾制IoT地锁、影像辨识与QR金流后,计价逻辑得以精细化,收费单位缩小为「10分钟」或「一小时」,场域收益平均提高5到10倍。光是与Nokisaki的合作,在上个月便贡献超过1,200万日币的净利,显示日本停车市场存在庞大技术升级空间。
日本的智慧停车痛点也相当明确,传统场域老旧、仅能收现金且只收1,000日币纸钞,管理成本高;机械式停车比例过高,使电动车充电桩布署困难。USPACE观察到,日本电动车普及率偏低,主因在于平面停车场缺乏充电设备,因此USPACE已在六本木评估导入友善充电、打造未来式停车枢纽,盼能提前卡位能源转型需求。
同时,日本 USPACE 团队也分享当地使用者轮廓,目前以都会圈的年轻族群为主,性别上男性占比较高,反映日本女性驾驶比例仍偏低。由于多具备稳定收入、愿意为效率买单,对无感支付、即时停车资讯与精准导航高度依赖。
完成初步整合后,USPACE日本团队将进入第二阶段布局:一方面持续提升辨识精度、强化支付串接体验;另一方面扩展跨产业合作,包括日本最大共享停车平台Akippa、日本大型不动产管理商三菱地所等,未来可望看见停车场与商办、旅馆、行程服务进行一站式整合。公司预估2026年在日本达到5,000个智慧场域,成为日本影响力最大的停车科技品牌之一。
面向未来,USPACE日本团队也已提前规画2026年的成长蓝图,持续扩大智慧停车点位、导入跨产业伙伴,包含「UGO机场接送」、「行李饭店直送机场」等服务,让停车场成为智慧城市的入口节点。在台湾市场,USPACE其策略股东版图也渐成体系,包括日本第11大物业管理公司Post Lintel、台湾大哥大旗下My Charge等,形成能源、电信、停车跨域整合。官方更预告,12月底也会为台湾市场带来订阅制等一系列全新服务应用与权益升级,从用车生活、旅游行程到高级会员服务全面串接,预计另一波使用者体验革新即将展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