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欣幸25日在脸书发文分析台湾政坛大罢免,他表示,通过第一阶段罢免提案的对象,分别为蓝营35人与绿营15人,总计50人,罢免活动目前仍持续推进中,朝野双方在第二阶段的攻防战也已进入关键时刻。
而之所以会呈现当前的局势,小笠原欣幸说明,起因于公民团体对在野的国民党立委行为感到不满,而发起罢免运动,民进党内部也出现支持罢免的声音,紧接著国民党则以「以罢制罢」为由,开始对民进党的立委提出罢免。
小笠原欣幸并指出,综合目前台湾媒体的报导,可能进入最终罢免投票阶段的约有10至20人,然而,在现行制度下,立法委员罢免投票的案例仅有3例,且都是个别案例,如此大规模的罢免投票实属空前,因此投票结果如何极难预测。
小笠原欣幸认为,立场接近国民党的公民团体,所提交的连署名册中,被发现含有多名已故人士的姓名,检调单位已对国民党的几个地方党部展开伪造文书嫌疑的搜索调查,这一事件也成为新的变数。
至于,要如何定义大罢免的结果?小笠原欣幸表示,罢免成功的选区将来会举行补选,若民进党最终能增加6席,就能恢复过半席次,从而解决去年以来「朝小野大」的混乱局面。不过,小笠原欣幸也点出,如果民进党仅增加2、3席,便等同于实质上的挫败,在这种情况下,在野党的主导权将进一步增强,政府施政将比现在更加艰难。
延伸閱讀: 蓝绿激战大罢免

426凯道大游行|蓝白会师凯道!开场前已涌入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