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抖脚常常是压力或焦虑的「排气阀」。当人紧张时,大脑会启动「战或逃」反应,肾上腺素飙升、心跳加快,身体能量过剩却没地方消耗,就会透过小动作释放出来,例如抖脚。美国研究也指出,焦虑的人经常透过抖脚或其他重复性动作,来帮自己纾压。

不过,有些情况并不是单纯的习惯,而是疾病征兆。例如「不宁腿症候群」(RLS),患者在晚上或休息时,会有强烈想动腿的冲动,甚至严重影响睡眠。医师黄轩提醒,如果抖脚已经干扰到日常生活或休息,就应该进一步就医检查。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护理师崩解潮!2万缺口正扩大 ​护校录取分惨跌、4大困境吓退新人

另外,抖脚还和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有关。许多ADHD患者会透过抖脚、晃椅子等小动作来帮助专注。有研究发现,这些动作不仅不是坏事,反而能提升专注力与学习表现。对他们来说,抖脚其实是「专心小帮手」。

最后,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如果家族有人有「原发性颤抖症」,后代也可能出现抖脚或抖手的习惯。医师黄轩强调,多数情况下抖脚并不需要过度担心,它可能只是身体在释放能量的方式。但若出现不适、失眠或影响生活品质,最好及早就医,因为身体的小动作,也可能是健康在发出的求救讯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高温炎热持续恐破36°C 周末恐又有热带扰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