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癌症登记资料,乳癌连续20年高居台湾女性癌症发生率第一,而乳癌死亡率却长年无明显下降。彰化基督教医院陈守栋医师指出,政府推动「健康台湾」政策,希望2030年前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而乳癌治疗的存活率能否提升,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健保已有逐步扩大给付多种乳癌新药,但仍有进步空间,期盼未来能完全接轨国际,让病友不因经济因素被迫中断治疗。
三军总医院肿瘤科戴明燊医师指出,台湾6成乳癌患者属于荷尔蒙阳性型,这类型若及早发现,第0-1期五年存活率高达99.9%,但若晚期已转移,第4期存活率仅剩39.4%。可见提升晚期治疗成效,是降低死亡率的当务之急。他强调,CDK4/6抑制剂已列为全球第一线标准治疗,盼健保未来能放宽给付年限,减轻病友压力。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蔡康永古宅帮友庆生 被肌肉网红包围(狗仔直击)
59岁的陈太太就是个真实例子。她在11年前确诊第2期乳癌,历经16次化疗与28次电疗后康复。没想到4年前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切除手术后开始服用CDK4/6抑制剂,效果良好。健保给付2年后,她选择自费继续服药,至今已花费超过100万元,只为了陪伴家人继续走下去。
还有一位54岁的褓姆杨女士,6年前乳癌复发转移,当时CDK4/6抑制剂还未纳入健保,她靠商业保险补助自费用药,一路使用超过6年,不仅控制住病情,还活出精彩人生。她与先生骑单车环岛、泳渡日月潭,还夺得癌症摄影展冠军,成为乳癌病友中的希望象征。
医师们一致呼吁,乳癌病友大多是40至60岁的三明治族群,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生活压力大,更需要稳定且不中断的治疗。陈守栋医师形容,台湾的乳癌治疗就像搭火车去阿里山看日出,虽然已走到嘉义,但离山顶还有一段路,盼政府接轨国际标准,帮病友走完最后一哩路,活得更久、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