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JAMA》期刊研究,这些「瘦胖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过重或肥胖者高出52%!而且年纪越大,风险越高,50至64岁族群的风险是20至34岁的3倍,65岁以上甚至高达4倍。陈威龙医师解释,肥胖者因外型明显,较容易意识到健康问题并寻求治疗,反观瘦胖族群,虽然体重正常,但因缺乏肌肉、内脏脂肪堆积,反而忽略健康警讯,直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找上门才惊觉严重性。
陈医师分享,一名45岁金融业女主管,BMI仅20,自认健康状况良好,却在健康检查时发现三酸甘油脂过高,进一步检测显示体脂率高达35%,且已有中度脂肪肝,糖化血色素与胰岛素阻抗偏高,被列为糖尿病高风险族群。这显示即使体重标准,也可能潜藏严重健康危机。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啦啦队女神声量调查 李珠珢霸榜!林襄吊车尾 前8名被韩籍全面攻占(壹苹舆情)
为了避免成为「瘦胖子」,陈医师提供四大健康守则:1.饮食均衡,减少糖分与加工食品,采用「211餐盘法」;2.规律运动,搭配有氧与阻力训练增加肌肉量;3.充足睡眠,每晚6至8小时稳定荷尔蒙;4.定期健康检查,掌握血糖、血脂、血压与胰岛素阻抗变化。 他强调,体重不是健康的唯一标准,透过正确饮食、运动与检测,才能真正降低慢性病风险。

清明连假变天!今起阳光温暖舒适 「这天」起全台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