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荣总复健医学部程远扬主任指出,传统复健需要治疗师协助,进行被动式的肢体训练,患者的肌肉无力、行动受限,加上每次复健都需要他人搀扶,临床常见感到挫折降低治疗意愿及成效,不过在治疗使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后,一切变得不同,变身钢铁人让中风患者复健更积极有效。
热门新闻:独家|新光三越柜姐调北部支援 怨日花6小时通勤还领无奖金!「等同减薪」
中荣复健医学部每年约有500名因中风或因创伤造成脊髓损伤致身体无力、行动困难的患者,需要积极复健介入,但复健是一项长期且需要大量人力协助治疗的过程,尤以中风患者来说,需要物理及职能治疗师协助,对于尚无法站立的病患,甚至得仰赖悬吊系统才能进行步态训练,且身体虚弱状态也会冲击心情,消极应对不利治疗。
被暱称为钢铁人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近年来在复健医学极具疗效的新型设备,对于脊髓损伤、脑中风,以及各种神经肌肉疾病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程远扬解释,机器人装置包覆病患下肢,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由患者带动、电脑控制协助模拟自然行走的动作,可以更快恢复正常的走路能力。
台中荣总针对38名中风后、应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复健之病患进行相关疗效研究,并额外加入生活品质量表和等速肌力评估,经分析发现,在同一训练时间下,步行主要仰赖之膝关节的4种肌力比传统复健增加0.42-1.48倍不等,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25.78公尺,代表生活品质满意度的SF-12量表平均增加22.94分。
经统计发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是影响走路速度及生活品质进步最重要的因子,让病患更积极正向复健,成果获刊于《Bioengineering》国际医学期刊。
程远扬主任解释,机器人能精准侦测肌肉收缩强度,提供即时辅助,协助患者在无力时支撑身体,有效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对于像陈先生这样的中风患者来说,意味著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变,不仅是身体机能的重建,更是患者心理重建的过程。未来若结合更多的科技元素,例如人工智慧和脑波感测技术,可望进一步提升复健效果和患者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