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表示,今年迄今累计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2016年至2024年同期病例数(0至2例)相当。过去9年间,每年累计病例数介于1至12例,其中感染者多为25至64岁族群(30%),其次为19至24岁及65岁以上族群(各占23%)。
疾管署指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是脑膜炎双球菌,透过接触带菌者的喉咙或鼻腔分泌物、飞沫传播,但须长时间或亲密接触才可能被感染。部分健康者可能无症状,但仍可携带病菌,免疫力较弱者则容易发病。潜伏期约2至10天,症状包括发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出血性皮疹,严重者可能昏迷、谵妄,甚至引发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或休克死亡。1岁以下婴儿症状较不典型,可能仅出现发烧、呕吐、躁动不安、哭闹、喂食困难等情况,不一定有颈部僵硬等典型脑膜炎表现。
推荐新闻:大S才48岁怎会流感重症? 医揭实情:很多年轻人流感装叶克膜
疾管署呼吁,目前正值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峰,民众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并养成良好手部与呼吸道卫生习惯,以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早诊断与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疾管署也提醒医师提高警觉,若发现疑似病例应即时通报,并适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春节红包没拿够?北市劳动局技能奖励最高领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