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卫生局表示,近期新闻报导多起餐饮业者食品变质(发霉)及病媒出没事件,且根据气象署资料显示,台北市1月至6月平均月均温逐年上升,已较前年上升0.72℃,随著夏季来临气温逐步上升,7月月均温将超过30℃,而最常见的病媒(蟑螂),于气温24~32℃时最为活跃,分析同期民众陈情病媒出没案件数也逐年增加(111年41件、112年76件、113年187件)。

对此台北市政府卫生局会针对食品业者病媒防治及食材保存两大重点加强稽查,防治及查核重点如下:

一、病媒防治:
(一) 定期清理食品残渣和垃圾,厨余桶、垃圾桶是否加盖且避免堆积,不成为病媒的食物来源。
(二) 厨房及垃圾处理区是否定期清洁和消毒,是否有实施病媒防治的纪录,不出现病媒出没痕迹。
(三) 出入口、门窗、各式孔道是否有防止病媒侵入设施,尤其是排水孔(沟),不让病媒趁机潜入。

二、食材保存:
(一) 存放生鲜食材的冰箱温度是否符合规定(冷藏0~7℃及冷冻-18℃以下),热藏温度应高于60℃。
(二) 食材运送过程中是否使用保冰箱或保冷袋等措施,避免太阳直射及运送时间过久,使食材温度上升。
(三) 工作场所内的食材是否妥善覆盖或密封,避免病媒和灰尘的污染。
(四) 厨余是否存放在密封且防虫的容器中,避免孳生细菌,如无法当日将厨余丢弃,可冷藏存放避免变质发生异味,但需落实分区管理,不得与食材混放以避免误用或交叉污染。
(五) 是否随时检查食材品质,并掌握「先进先出」原则,不使用变质或过期之食材。

推荐新闻:枪击影片曝光!议员林依婷父亲倒地仍遭轰多枪 枪手下手狠绝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再次提醒食品业者,台湾夏季气候潮湿炎热,适合病媒及细菌滋生,业者于夏季应更积极落实病媒防治措施,不得有病媒或其出没之痕迹,同时避免食品在高温下保存不良导致变质,以提供市民安心的用餐环境。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呼吁民众,夏季保存食品要特别注意「温度」及「时间」,摄氏7℃~60℃为危险温度带,易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切记不要让食品在此温度范围中放置太久,调制食品后勿放置于室温下超过2小时,若室温超过30℃时更不要放置超过1小时。若在外用餐可至「台北市政府卫生局食药粧网路地图(iMAP)」查询台北市餐饮业者历次稽查结果及场所相关资讯,即时掌握餐厅食安情报,并作为选择餐饮店家的参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北没听预报酿憾事? 台大天灾中心控「低估降雨量」!气象署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