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斯(Peter Apps)指出,自2020年代初以来,美国官员一再示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下令中国军方在2027年做好攻台准备;尽管中国官员试图淡化这类揣测。

对台湾与西方而言,目前至少有个好消息:针对2027年的担忧似乎正在缓和。

虽然北京持续对台湾施加军事压力,但密切关注台海局势的人士指出,短期内中国战略规划者似乎更关注2028年台湾与美国大选。

部分原因在于台湾在野国民党10月选出新的主席郑丽文,她是由党内选出、获授权推动更倾中立场的领袖。

如果在2028年台湾大选中,国民党击败了执政的民进党,这可能为中国一向声称希望的「和平统一」打开机会之窗。

至少,这样的政治动态让北京在未来可能的对抗前,多争取了几年武装准备的时间—而2028年的美国大选也可能带来一位更倾向孤立主义的总统,例如范斯(JD Vance),使中国在台湾及更广泛的太平洋地区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艾普斯认为,这些不安情绪已促使日本加紧示警称,一旦台海开战,日本可能从战争一开始就采取行动,甚至可能在美国没有出手的情况下也会如此。日本担心,一旦北京夺取台湾,自身可能会被中国从台湾附近封锁。

与此相对,近几周来欧洲对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忧虑显著升高。大量示警指出,一旦美国促成的对乌克兰和平协议达成后,尤其是若条件主要有利于俄罗斯,俄罗斯可能就敢在短短一年内攻击至少一个北约(NATO)波罗的海成员国。

欧洲各国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单独对抗俄罗斯已经十分忧心,不论是为保卫波罗的海国家或波兰,或是为回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新一轮攻击。

这使得美国与主要盟国试图迅速扩充军备,然而在中国掌握了许多关键原物料或零组件供应链重要地位的情况之下,美国与盟国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截至2024年,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估计,中国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达到八成,无论是成品制造还是零件供应。为降低这种依赖,英国与乌克兰,以及波兰与台湾之间都展开了合作,但迄今成果有限。

而美国与盟国对中国的依赖不仅限于无人机。今年稍早,中国在美国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施加贸易关税后,宣布管制稀土出口,导致西方航空与防务产业的大片供应链陷入缺料困境。

目前大多数估计显示,中国掌控了全球80%至90%的稀土出口与精炼能力,而其他替代产能可能需要多年才能上线。

今年的情况也显示,西方在多种炸药、药品及其他工业组件所需的物质与前驱化学品方面,仍高度依赖中国与少数其他国家。

一旦与美国或其他敌国爆发重大战争,这些资源可能支撑中国本已庞大的军工产业—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若中国突然切断对西方的这类供应,将迅速让任何冲突对北京的对手更加艰难。

若台湾遭到攻击—台湾按某些衡量方式占全球最高性能微晶片供应量的九成—将对西方供应链造成另一重打击。

西方降低对这种依赖的竞赛已经展开;但如果冲突真的在未来10年浮现,西方看起来不太可能在事发前完全做好准备。(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懒人福音!大阪世博爆红「人类洗澡机」上市 嫌太贵又想试还有「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