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晶片巨擘今天公布的财报和财测均优于预期,暂时缓解了市场的担忧。尽管辉达目前是史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过4.5兆美元,市场仍存在长期忧虑,担心辉达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
辉达在监管文件中披露,公司爆炸性成长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4家未具名的客户。
辉达第3季570亿美元的营收中有61%来自这4家客户,高于前一季4家客户占营收56%的集中度。根据过去的公告推测,这些客户可能包括微软(Microsoft)、Meta、和甲骨文(Oracle)等公司。
辉达还将公司向云端客户租赁自家晶片的支出增加了一倍,从第2季的126亿美元增至260亿美元,这些合约将持续到至少2031年。辉达在上一季曾表示,将向两大主要客户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向Anthropic投资100亿美元。
路透社报导,辉达高度仰赖少数合作伙伴,加上部分交易的循环性质,引发外界疑虑,尤其目前上述企业都尚未从AI领域取得庞大利润。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黄仁勋(Jensen Huang)表示,辉达所看到的与市场谈论的AI泡沫「截然不同」。
他概述3大转变,作为辉达未来几年可能称霸市场愿景的一部分。
首先,工程模拟和数据科学等非AI软体正从传统中央处理器转向辉达的高性能晶片组。
其次,是编码助理等全新类别软体的发明。再者,黄仁勋预见,AI将从聊天机器人等虚拟应用程式,跃升至汽车、机器人等实体世界。
黄仁勋说:「这3项基本动态都将在未来几年为基础设施的成长做出贡献。辉达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我们独特的架构能够实现所有这3项转变。」
但Spear Invest投资长德列夫斯卡(Ivana Delevska)等看好辉达的人士也担心,要实现这一愿景所需建设的资料中心,将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电力。
黄仁勋在电话会议上回应了这些担忧,称辉达正努力确保晶片供应链以外的因素不会成为公司的阻碍。
他说:「我们现在已经与许多土地、电力和(资料中心建物)领域的参与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当然还有这些项目的融资。这些事情都不容易,但它们都是可以处理和解决的问题。」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