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于日本东京都、平常一周最多得跑一次大阪或名古屋出差的上班族岩田健太郎(化名,41岁),像SPA!分享了「无心之举意外解决困扰」的经验。
岩田回忆,去年某次出差搭新干线前往名古屋时,他坐在自由座车厢双人座的靠窗位置,旁边也坐著一位女性。当时车厢已经满座,连车厢间的连结处都挤满了人。就在这种状况下,前排座位出现了一对母亲带著两个小男孩,竟硬生生三人挤在双人座上。
岩田说:「两个男孩大约4到6岁左右。」
两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当然不可能乖乖待在那么狭窄的座位里不动。
岩田表示:「一开始他们还算安分,在看游戏或影片,不过新横滨开车不到10分钟,两个孩子就吵了起来。因为我自己家里也有小学生的兄弟,心想『男孩子嘛,多少难免』,但没想到吵闹越来越严重。他们开始开著声音看影片、打游戏,还大声争吵。旁边的女性已经明显地开始叹气,看得出很烦躁。」
虽然岩田心里同样不耐,但也觉得直接出言制止太麻烦,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没想到两个男孩看完影片与游戏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坐在后方的岩田,「他们探出头来对著我做鬼脸,旁边的女性选择完全无视。其实我本来也应该不理会,但一时之间还是对他们微笑了一下。结果这两个孩子变本加厉,不但探头,还在座位上蹦蹦跳跳。」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多数家长都会出面制止,但让人傻眼的是,这位母亲始终没有斥责过孩子一次。
「不管两个孩子怎么闹,她一直只是低头滑手机,完全不管。她那副态度让我越看越生气,所以后来干脆选择完全无视。」
为了隔绝吵闹声,岩田戴上耳机,打算藉著看影片把吵声关在耳机外。没想到,这副耳机竟意外成为「制止」两个孩子的关键。
「戴上耳机后,虽然声音听不太到了,但那两个孩子却因为我不理他们,反而更起劲,甚至用超大声问我:『喂~你在看什么?手机上在看什么?』」这句话终于让岩田彻底失去耐性,忍不住叹口气脱口而出:「真是够了,好吵啊。再说,座位都占著了,有没有好好付小孩的票钱啊?」
没想到这句抱怨,竟掀起不小的波澜。岩田突然感觉到周遭投来视线,一转头,就见旁边的女性,以及隔著走道的男性乘客,都瞪大了眼睛看著他。
再往前看,只见那位母亲满脸通红,当场起身,对著岩田大声说:「非常不好意思!」
岩田瞬间愣住,随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因为戴著耳机,他没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多大,结果在车厢里「大声嘟囔」了出来。
「我平常不习惯戴耳机看影片或听音乐,顶多是线上会议才会戴。因为会议讲话如果太小声,别人听不到,所以我习惯讲话都很大声。可能戴著耳机,脑子下意识进入『线上会议模式』,不知不觉就用了那种大声音量,实在是很糗。」
事后,岩田还特地转向旁边的女性,小声问:「刚刚我声音很大吗?」对方苦笑点头说:「嗯。」
岩田回想,自己刚好戳到母亲的痛处,也许正因如此,对方才急著道歉。
他说:「其实新干线规定,一个大人最多可以免费带两名1岁到6岁未满的幼童,但前提是要让小孩坐在膝上。若是给小孩单独占座,就必须另外买票。我猜那位妈妈应该没买小孩票,只是想省钱,所以一听我提到票的事,才会那么慌张吧。」
从那之后,母亲开始约束孩子们的行为,车厢内终于恢复了安静。
对岩田而言,虽然自己当场相当尴尬,但母亲态度的转变,也让全车乘客松了一口气。他感慨地说:「这件事让我再次体会到,面对公共场合的礼仪问题,开口制止固然重要,但真正难的是掌握说话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