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16日于英格兰南部的朴茨茅斯(Portsmouth)军港,在此次领军打击群印太部署的航舰「威尔斯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上,为少数英国国内与外国驻英媒体举行小型记者会,中央社记者也应邀参加,是现场唯一台媒。这是第一次有台湾媒体记者登上英国先进航舰。
记者会期间,中央社询问打击群是否有在南海、台湾海峡等争议水域执行自由航行行动(FONOP)的规划。布莱克莫尔(James Blackmore)回应,此议题是属于更高层级的决策;航舰打击群在印太区域的行动是展现英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支持,这将是此次部署一大重点,至于英国将如何展现支持,由政府和高阶官员决定。

打击群指挥官霸气回应
布莱克莫尔进一步指出,「所有选项当然都存在」,而这也显示航舰打击群赋予的行动弹性:提供决策者充分的行动选项,以利在必要时作出相应决定。
中国近年持续透过军事演习和灰色地带冲突活动企图将台湾海峡「内海化」,并否认台湾海峡为国际水域。布莱克莫尔在记者会后接受中央社采访时,未直接回应对中方相关主张和活动的看法,但强调此次打击群印太部署将展现英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的贡献,并向盟友伙伴再次确认英国的立场。
至于在印太区域的活动是否可能让英国在欧洲地区的防卫资源吃紧,特别是考量美国有意淡出欧洲防务、英国被期待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欧洲区扮演更吃重角色,布莱克莫尔指出,事实上,对印太区域的部署不仅不会削弱,反而有助增强英国在欧洲的实力。
他告诉中央社,在印太区域发生的事情与在欧洲发生的事情有「本质上的关联」。这是英国的自主选择:航舰打击群并非永久部署于印太区域,英国可在任何时候选择召回。不过,透过对印太区域的部署,英国得以强化打击群涵盖的军事能力;打击群届时将带著更强大的实力返回欧洲,在必要时为欧洲提供更多能力。

打击群今天自英国出发
由航舰「威尔斯亲王号」领军的打击群今天自英国出发,展开代号「高桅」(Operation Highmast)、为期约7.5个月的任务,将经地中海、印度洋,进入太平洋,沿途与约40个国家操演,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纽西兰等印太区域国家。打击群编队船舰并将对区域内不同国家进行靠港访问。
2021年,由航舰「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zabeth)领军的英国航舰打击群对印太区域展开行动部署,期间打击群编队巡防舰「里契蒙号」(HMS Richmond)曾在由东海前往越南途中,通过台湾海峡、主张自由航行权,引发北京不满。
「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威尔斯亲王号」皆为英国迄今最先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Queen Elizabeth class)航舰,具备独步全球的「双舰岛」设计。2021年是该级航舰首次执行全球性的大规模行动部署,布莱克莫尔当时担任舰载军机联队指挥官。

打击群战力强大
就在「威尔斯亲王号」即将启程之际,英国国防参谋长(相当于参谋总长)拉达金(Tony Radakin)上将9日现身北京,与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上将会谈。
国防参谋长是英国最高阶军职。9日是睽违10年后,再度有英国国防参谋长访中,消息一出引起英国舆论关注。部分安全事务专家认为,拉达金访中,不排除是为避免英国航舰打击群在中国周边水域的活动引发危险「误判」。
2021年9月下旬「里契蒙号」通过台海以前,英中军事首长也曾在同月上旬举行会谈。当时全球疫情未歇,会谈以视讯进行。
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国中心(Global China Hub)研究员宋文笛接受中央社采访时,就拉达金访中一事指出,英方可借此预先知会中方,并表达一旦有必要,愿意随时加强双边沟通。
宋文笛说,一如既往,中方将对任何重要外国军舰通过台海表示抗议,以吓阻其他国家跟进,并维护中方的「主权声索」。不过,推测中国终究会克制自己的局势升级行为,原因包括中方目前的优先要务是在美中关税大战下,尽可能猎取美方的经贸伙伴、拉拢相关国家入中方阵营。
在英国相对未遭美方关税重击、英美经贸关系可望受惠于双边签署协议而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中方宁可避免采取足以导致英国进一步「远中亲美」的行动。
宋文笛另提到,中方可能会如此解读拉达金访中:即便国际政治氛围不稳定,英方仍释出军事沟通善意,并表明可直接联系的层级为何。不过,纵使中方私下认为英方相关举措值得正面评价,中方对外仍会就英国航舰打击群在印太区域的活动表示不满。
英国政府官员向中央社表示,与中国维持强健的「军方对军方」沟通符合英国利益,而这包括针对印太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与中方进行「坚定对话」(firm convers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