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上万人、2024年7000人,到俄乌战争届满3周年的今天,布鲁塞尔挺乌集会的人数骤降到不满千人。相较过去2年长长的游行人龙,今年并未安排游行,主办团体告诉中央社,这是因为市府表示目前道路多处施工、难以管制交通。


于是,广场上的群众和台阶上的讲者隔著一条大马路,记者们等到绿灯才能穿梭两处采访取景。媒体出现得比过去2年多,没有他国外交代表上台发声力挺,也是今年与过往不同的现象。


情况丕变,来自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独自推进与俄罗斯的谈判,排除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的参与,乌国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甚至与川普隔空互批,让这3年来挺乌的欧洲弥漫著悲观气氛。


中央社采访主办集会的民间组织「振兴乌克兰」(Promote Ukraine)创办人巴兰蒂(Marta Barandiy),问她是否担心情势演变将使乌克兰愈来愈孤独奋战。


她表示,3年前乌克兰强力挺身抗俄,捍卫法治、民主和自由的共同价值,获得全世界钦佩并声言不论多久都要相挺,「这场战争仍未结束,我们期待盟友持续与我们站在一起,让俄罗斯付出代价」。


巴兰蒂呼吁比利时冻结的俄国资产必须交给乌克兰,「因为乌克兰正在捍卫欧洲的生活方式」。她强调若美俄私自达成交易,未被邀请加入谈判的乌克兰和欧洲就不应该执行那个协议,并一起坚持下去。


设在比利时的「乌克兰青年团结」(Ukrainian Youth United)会长卡查图瑞恩(Oleksandr Khachaturian)告诉中央社,他不太担心美俄谈判决定乌克兰的命运,因为「没有乌克兰总统加入,他们无法真的达成什么协议,他们无法决定对我们国家不利的条款,我们的军队会继续努力解放被占领的土地」。


他说,所有乌克兰人的愿望是让2014年起被俄罗斯侵占的领土都回到乌克兰,「这些领土写在我们的宪法里」。

 

俄乌战争3周年,美国强力促和使「乌克兰疲劳」更发酵,布鲁塞尔挺乌集会从2023年上万人、2024年7000人到今天不满千人,但在场乌克兰人表示,不会放弃3年来的牺牲,矢言奋战到底。 中央社
俄乌战争3周年,美国强力促和使「乌克兰疲劳」更发酵,布鲁塞尔挺乌集会从2023年上万人、2024年7000人到今天不满千人,但在场乌克兰人表示,不会放弃3年来的牺牲,矢言奋战到底。 中央社

拒绝羞辱式和平

他坦言这场战争打了3年,人们确实会疲劳、厌烦,但「我们已经做出牺牲,人们不会放弃这些牺牲,我们不会朝向别的方向、接受羞辱的和平,或只因为疲劳就停止战斗」。


台湾驻欧盟兼比利时代表处连续3年都有成员自主参与挺乌周年活动。面对国际上「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类比,尤其美国改变挺乌政策下,乌克兰仿佛将成大国政治的弃子,使台湾挺乌角色更微妙。


驻欧盟代表李淳在集会现场告诉中央社,乌克兰未来发展还有很多变数,他婉拒上台但仍到场支持,主要是为表达反对使用武力的立场,这是台湾或任何民主国家都应该要反对的,而乌克兰就是大国邻居动武的受害者。


他说,民主国家的这种表态并不影响未来乌克兰和谈的整个方向,「和平方案是必要的,但这不等于我们要停止对武力侵犯的人告诉他说这是错的,这些事彼此并不冲突,而且台湾也很需要国际间持续站在这个角度,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用武力或胁迫来解决的」。


至于目前所见美国对俄国侵略者的软化态度,未来会不会延伸适用在两岸关系上,李淳认为无此迹象,因台湾的战略地位跟乌克兰完全不同,对美国有直接利益关系,所以今天美国怎么对乌克兰,跟未来会怎么对台湾并无关连。


乌克兰人在集会齐唱国歌,手比三叉戟符号的国徽,为战争牺牲者默哀,呼喊「武装乌克兰,就是现在」口号,要求继续为达成公正的和平而战斗,一如过去2年集会景象。但是,在布鲁塞尔冬末难得出现15度高温的阳光下,乌克兰的命运显未走出严冬。(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00%!川普要乌克兰签约「惊人利息」曝光 泽连斯基拒签:要用10代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