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thsonian Mag报导,蛇颈龙是一种拥有长颈的爬行动物,曾在大约6600万至2亿1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巡游。过去古生物学家只能透过研究他们的化石骨骼推论外型,一项新发现为蛇颈龙找到了罕见的证据。

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期刊的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一具距今1亿8300万年的蛇颈龙化石的软组织样本。这件长约15英尺(约4.5公尺)的标本被称为MH7,最早于1940年在德国霍兹马登附近的一个采石场被发现。

二战期间,为避免损坏,该标本一度被埋于花园中。直到2020年才被取出并组装完毕。由于该标本所在地区独特的海洋化学环境,其部分软组织得以保存,这为现代研究人员提供了罕见的机会来研究1亿8300万年前的皮肤。

研究团队从MH7的尾巴和鳍状肢上采集了指甲大小的样本。经过去除样本中矿物质的处理后,他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人员惊呼道,「当我看到已保存了1亿8300万年的皮肤细胞时,我感到非常震惊」,「这几乎就像在看现代的皮肤一样。」

分析结果显示,MH7的尾部覆盖有光滑的皮肤,而鳍状肢的后缘则覆盖有鳞片,这是一种「不寻常的组合」,根据声明所述。鳍状肢的鳞片尤其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因为他们并未预期会发现这样的结构。

这些发现表明,蛇颈龙的特征可能介于像有鳞片的绿蠵龟与光滑皮肤的革龟之间。

虽然科学家也曾研究过其他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软组织,但仅有约8具蛇颈龙化石被发现带有部分保存的软组织,其中许多标本存放在博物馆中,而博物馆通常不愿因研究需要,破坏这些化石中的肉体。因此,研究这种海洋怪物的过程变得更具挑战性。

研究人员推测,蛇颈龙的鳞片可能有助于牠们在水中推进,因为鳞片能使鳍状肢的后缘更加坚硬,类似于现代海龟的运动方式。

或者,鳞片可能有助于蛇颈龙在海底移动时更好地抓握,以寻找鱼类或类似鱿鱼的生物作为食物。同时,光滑的皮肤可能使蛇颈龙在海洋中滑行时更加流线型。

但这些仍只是推测,仅凭外观特征很难准确推断行为模式。而且并非所有人都认为鳞片的存在意味著蛇颈龙经常停留在海底。未参与此次研究的马歇尔大学古生物学家奥基夫(F. Robin O’Keefe)表示,「如果你打算长期停留在海底,何必还需要那么高效的翼状结构?」,他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掠食者,真正是以快速巡游为主。

蛇颈龙化石smithsonianmag
蛇颈龙化石smithsonian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