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鸿海财报激励下,15日股价大涨3.76%、报在207元,重新回到200元关卡之上。
日系外资表示,鸿海第二季EPS优于市场预期,随著AI伺服器需求持续爆发,使公司能抵消汇率不利的影响。鸿海第二季AI伺服器销售年增约60%,已占整体伺服器业务的一半,伺服器营收则占总营收41%。展望第三季,AI营收增幅将加速至170%,全年相关营收有望突破1兆元,成为推升整体业绩的核心引擎。该外资将目标价上调至272元,评等维持「买进」。
美系外资则是指出,鸿海第二季获利优于市场预期达23%,毛利率维持6.3%,展现营运韧性,看好第三季AI伺服器营收表现,机柜出货量将从第二季的1,500柜放大至6,000柜,季增4倍,显著领先同业。美系外资估算,2025年AI伺服器营收可望年增138%至1.8兆元,占总营收比重23%,市占率有机会突破五成,并认为鸿海在GPU模组、基板与机柜组装上的优势,将使其成为AI浪潮下的最大受益者,维持「加码」评等,目标价240元。
另外一家美系外资报告强调,鸿海第二季毛利率与营益率分别达6.3%与3.2%,优于预期,展现成本控制与规模效益。报告认为,AI伺服器营收在下半年将持续放大,第三季机柜出货量更可望季增三倍,带动营收与获利同步成长,推估鸿海2026年本益比仅12.6倍,相对于AI伺服器需求爆发的长期趋势,估值仍具吸引力,因此将目标价自230元上调至250元,维持「优于大盘」评等。
3家外资普遍预期,鸿海在美系云端服务商(CSP)资本支出强力推动下,AI伺服器将在2025至2026年持续高速成长,云端与网通营收比重将超越消费性电子,成为公司未来主力。虽然新台币升值造成短期压力,但AI伺服器业务的高速成长将持续带来营运杠杆效果,支撑营业利益率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