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大节税新制包含了房租支出列入特别扣除额、幼儿学前补助扩大、薪资特别扣除额提升等,针对租屋族、育儿家庭、低收入上班族与长照家庭,也都能带来更有感的税务减免空间。《壹苹新闻网》整理5大族群报税关键,一次看懂自己该怎么报才会省更多。

今年报税新增6大节税新制。壹苹新闻网制表
今年报税新增6大节税新制。壹苹新闻网制表
今年有6大节税新制,报税前要多问多留意。彭欣伟摄
今年有6大节税新制,报税前要多问多留意。彭欣伟摄

小资家庭报税更省、更简单 税改红利正式上路

对于月薪3-4万元、在外租屋、靠薪资维生的小资上班族,除了标准扣除额调高至单身者13.1万元、有配偶者为26.2万元。薪资所得特别扣除额也由去年的20.7万提升至21.8万元。财政部宣布,包含房租支出薪资所得幼儿学前身障照顾等多项扣除额全面调整,报税制度也更加简化,让民众申报流程变轻松,实际可省下的税金也比以往更多。

以房租为例,过去须列举扣除、提出租约与租金凭证的繁琐流程,今年起一律列为「特别扣除额」,只要符合无自住房屋条件,即可申报最高18万元扣除,免附证明。对于在台北租屋、月租1万5元的小资族来说,几乎能全额列入扣抵,等于直接减税。财政部估计,光是房租新制,全台将有逾百万户租屋族受惠。

第1胎可扣15万元,第2胎以上每胎扣除额提高至22.5万元。新生儿示意图,取自Pexels
第1胎可扣15万元,第2胎以上每胎扣除额提高至22.5万元。新生儿示意图,取自Pexels

育儿家庭减税更有感 第一胎15万、第二胎22.5万

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今年报税季不只是一场申报作业,更是一场「现金感知」的政策回馈。2025年起,幼儿学前特别扣除额大幅提升,第1胎可扣15万元,第2胎以上每胎扣除额提高至22.5万元,同时取消排富条款,不论收入高低,符合年龄条件者皆可申报。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台0至6岁幼儿人数超过120万人,代表这项政策影响层面极广。以双薪家庭育有2位学龄前幼儿为例,今年可在报税时多扣抵37.5万元,若再加上薪资与标准扣除额,一户中产家庭报税前就能先砍掉超过80万的税基,对不少家庭来说,已能压低到免税级距。

双薪家庭育有2位学龄前幼儿,今年可在报税时多扣抵37.5万元。庄宗达摄
双薪家庭育有2位学龄前幼儿,今年可在报税时多扣抵37.5万元。庄宗达摄

抚养长辈、供孩子念书?这些扣除额别漏报

对于肩负家庭支出的「三明治世代」来说,报税不只算自己,更要帮家人报好、报满。今年报税70岁以上长者免税额从13.8万调高至14.55万,若家中长辈符合资格,即可有效降低应税金额。

此外,大专院校学费扣除额维持每位2.5万元,适用对象为子女就读大学以上者。举例来说,一个同时抚养一位高龄父母与一位在学子女的家庭,仅靠这两项就可减免近20万税基。

年轻人也能报一笔退税 月薪不到3万7就免缴税

针对单身受薪阶层,今年政府提供一条「报税不缴税」的解法。依据标准扣除额与免税额调整后的试算,年收入未达44.6万元者,约当月薪低于3万7元,将落在免税门槛之下。这项政策直接减轻基层上班族税负,也展现政府照顾低收入青年与首就族的态度。

不过国税局提醒,免税不等于不报税。许多年轻人因为没报税,错失退税机会,例如健保补充费、多扣所得税等。实务上,只要透过手机报税App申报确认,系统就会自动试算退税额度,无需另跑柜台,也能轻松把「缴过头的税」拿回来。

自营工作者报税时需一并申报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图为女性创业开美甲店示意图,AI生成
自营工作者报税时需一并申报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图为女性创业开美甲店示意图,AI生成

自己开店、接案怎么报?报税千万别大意

2025年报税新制下,自营者、SOHO族、创业者也需特别留意。不同于受薪阶级可以直接套用扣除额,自营工作者报税时需一并申报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若有误报、漏报,可能导致补税甚至加罚利息。国税局也公布常见错误类型,包括「成本认列错误」、「多笔收入合并遗漏」、「外币交易未转换申报」等情况。

以一位自由撰稿人为例,若同时接台湾客户与海外平台专案收入,就需分别申报境内与境外所得。若收入超过基本免税额,未如实登记恐被视为逃漏税。国税局建议,申报前应仔细对照报税资料、保留发票与收入证明,必要时也可咨询专业会计,避免「缴得多」或「报错被查税」的风险。

综合所得税5月1日开始报税。资料照片
综合所得税5月1日开始报税。资料照片

现金流不足也能报税!免利息分期最多36期

报税「无法一次缴清」的状况不再是大问题。财政部宣布,2025年将开放8大税目申请延后或分期缴纳,最高可分36期、免收利息,适用对象包括所得税(含个人综合所得税、房地合一所得税、营利事业所得税)、营业税、货物税、烟酒税、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房屋税、地价税、使用牌照税等,等同给予纳税人一笔「0利率分期贷款」。

对许多正在转型中的小商家、自营业者或房贷负担大的家庭来说,这项政策等于一次性释放压力。国税局也表示,近期已有多起申请案例成功核准,后续若反应热烈,不排除成为常态性制度。报税季不再是财务压力高峰,而是一场可以弹性管理的现金分配调整期。 

今年网路申报系统(线上版 / 手机报税)提供全新快速申报流程。摄影中心
今年网路申报系统(线上版 / 手机报税)提供全新快速申报流程。摄影中心
财政部表示,今年报税期限延长至6月30日,不过退税时效不变。资料照片
财政部表示,今年报税期限延长至6月30日,不过退税时效不变。资料照片

报税延后一个月 「退税照常」成最大亮点

考量近来经济波动与对等关税造成的企业现金压力,财政部也调整报税时程,将申报期限延长至6月30日。不过民众关心的「退税是否延后」问题,也获得明确回应退税作业将照原流程执行,「时效不变」。第1批为今年7月31日、第2批为今年10月31日、第3批为明年1月20日。

其中,适用首批退税者,为6月30日以前透过网路申报、线上登录或电话语音确认税额试算,及5月12日前向户籍所在地稽征机关确认税额试算的民众。

此举被视为一种「不让民众苦等钱」的善意安排。对许多受薪阶级来说,报税不只是义务,更是期待能领回一笔退税金。过去曾有民众因错过申报期限,损失数万元退税,今年多出一个月准备时间,对临时需要补文件、更新户籍状况的族群而言,算是一大福音。

2025年个人综合所得税申报时间为5月1日至6月30日,报税人可用电脑、手机网路申报,也能亲自至各地区国税局所属分局、稽征所、服务处备妥必要文件进行人工申报。财政部提醒,手机报税用户可参加专属抽奖活动,总奖金520万元,头奖5万元。

今年报税时间延长至6月30日,手机报税还可参加抽奖。彭欣伟摄
今年报税时间延长至6月30日,手机报税还可参加抽奖。彭欣伟摄
延伸閱讀:报税开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电员工抗争遭反呛「看不下去可离开」 郭智辉今再摃3点强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