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2 年起,汽车怠速熄火技术因能在红绿灯或塞车时暂停引擎运转而广受推崇,并成为降低碳排放与提高燃油效率的手段。依据 EPA 与 Battery Council International 资料,该技术最高可提升油耗 4~5%,到 2023 年为止全球已有高达 65% 新车搭载此功能,每年减碳量可达近 1,000 万吨。

不过,随著怠速熄火系统进入车主日常生活,反对声浪也逐年增高。许多驾驶抱怨该功能会造成怠速关闭与启动的不顺畅感,甚至影响空调效能;若无法永久关闭,每次启动仍会自动开启,更加令人反感。部分维修专家也指出长期反复开关可能加剧启动马达或电瓶的磨损。

EPA 强调,怠速熄火系统并非强制要求,但过去提供的 off‑cycle CO2 减排积分诱使车厂广泛配置这项功能。如今若取消这类配分激励,汽车品牌或将重新评估是否将怠速熄火系统纳为标配,尤其面对消费者偏好降低与维修疑虑抬头的现况。

这项议题凸显汽车业在弹性科技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怠速熄火系统确实具备节能潜力;另一方面,多数使用者观感不佳,满意度亦不见提升。未来是否会正式取消补助与积分奖励制度?对车厂而言,意味著他们需重新思考降低排放的策略布局和使用者接受度间的平衡。台湾市场虽未受 EPA 授权,但全球汽车趋势仍值得国内消费者和媒体持续关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Toyota新一代Supra传将于2027年底登场 独立平台+2.0 升油电动力成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