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房屋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分析,AI发展畅旺,国发会预测今年GPT成长可望达6%,28日股市越过27,600点,普发现金可望带动经济表现热络,不过房市却受到政策性抑制,今年价量表现疲弱,限贷令上路逾一年,市场回归自用需求,加上年底传统购屋季,目前房市主力以「非买不可的首购族」,「危机入市的置产族」为主。
而根据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台湾房屋集团合作调查的「购买房地产时机」「购买房地产时机」指标为94.26点,较前月回升3.84点,代表民众对房市可望摆脱先前观望态度转而重拾信心。
张旭岚指出,相较于新青安时代的雨露均沾,2026年的房市则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具有重大建设的区域表现,较能吸引资金和目光。包括国际科技巨头辉达和Google 规划设立总部的士林北投区,商办和住宅都炙手可热;而新北市淡水区也因为淡江大桥即将完工,以及低总价优势,成为低迷房市中最能吸引小资目光的区域;桃园捷运绿线第一阶段七站可望在明年底通车,更提升桃园的交通便利性,自住机能优势。台积电中科1.4奈米先进制程新厂本月动工,预计2027年底前完成风险性试产;而国寿今年砸45.5亿在南科积极购地盖仓储,对区域产业发展带来鼓舞作用。
永庆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陈金萍表示,年底传统购屋旺季来临,加上近期随著房市政策松绑议题持续发酵,市场观望气氛转淡,民众看屋意愿增加,原本就有意购屋的首购、换屋族群加快脚步看屋、询价,自住需求转趋稳定,且市场已逐渐向「买方市场」倾斜,为了加速成交,部分屋主愿意调整售价,拉近与买方的价格认知差距,让11月房市交易量较10月小增3%。
若与去年11月同期相比,全台房市交易量年增7%,台北市年增1%,新北市年增4%,桃园市年增7%,新竹县市年减1%,台中市量增15%,台南市年增14%,高雄市则量增9%。陈金萍说明,去年11月受到银行房贷紧缩与第七波选择性信用管制影响,整体交易低迷,使得比较基期相对偏低,而今年在政策松绑效应持续发酵下,首购族与换屋族稳定进场,带动交易量年增7%。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