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杂志企研室总监暨发言人陈炳辰分析,观察2025年台北市所有预售产品的实价成交资讯,每坪百万元以下的占比不到一成五,去年则约近两成,多数都在100至120万元,且今年亮相建案的最低价不仅已无去年的六七字头,连八字头亦属零星,后况逐步站稳九字头,甚至都要卖在百万元以上的趋势将难以避免,而今年房市低迷仍见首都房价低标走高,也印证台北市价码铁板一块,不易撼动。

北市低单价个案
北市低单价个案

不过台北市出现相对低价产品其来有自,皆不脱低楼层、外围地段因素,2、3楼户居多,位置上除了位在二线行政区外,还有山区、老旧生活圈、嫌恶设施一类因素,蛋白中的蛋白更显羊毛出在羊身上硬道理。

惟价格为王下,市场反应不错,去年上半年热潮登场的「原禾呈真」、「合矩青澄」均是短短数个月不到半年时间圆满完销,而今年市况差,仍见「和旸夏湾」、「伊宁桥寓」能在半年内顺利结案,「华威丰耘」销售率迄今亦过半,台北市门牌可以单坪不到百万元购置俨然有其吸引力。

陈炳辰指出,目前在东湖、社子、南万华等蛋白区传出新案价都预期在九字头,要买台北市相对低价新案一方面得在居住环境机能上有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或要因应单价攀扬而牺牲空间坪数,比方说此次统计中的「伊宁桥寓」仅不到10坪才能压低总价,否则不乏都已来到两千多万总价带,并不算亲民,充分体现台北居大不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渔业大王商办资产哥哥卖弟弟 苓雅区青年馆商办2.81亿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