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去年公开案的最低价,各是台北市北投区复兴岗一带的「洰赋」、新北市淡水区红树林生活圈的「石上青」、桃园市观音区新坡草漯地域外围的「青埔转个弯」,与新竹县湖口乡近北湖火车站的「耀时代」,总价依序为1020万元、595万元、388万元、575万元,在台北市、桃园市、新竹地区都出现今年低总案低于去年情况,低还要更低。
住展杂志企研室总监暨发言人陈炳辰表示,高房价时代下的低总案不脱一方面位于蛋白区,有些甚至在非都市计划区;另一方面则是小坪数与低楼层的屋况,以此次统计来说,除了新北市以外,另外三地在今年可购置比去年更低总的物件,建商也认知景气不佳,低总当道,若能因为地段、产品情况压低总价,符合市场需求较有利销售。
对于买方来说自然得注意,今年台北市、桃园市两低总案的面积都不到10坪,能比起去年的价格更俗其来有自,牺牲了一定程度的居住空间。又像新竹地区低总案在这两年都位于湖口乡,坪数与价位上亦相仿,但其实去年案更近车站、区域大学生活圈优势,建商还为上市柜公司,两者有别,低总两样情。
再观察实价登录北北桃竹预售新案大楼产品交易总价分布,目前台北市集中在2000-4000万元,新北市是1000-3000万元,桃园市与新竹地区为1000-2000万元,要出现极低价位如双北市在千万元以内,占比仅在2%以下,新竹地区低于千万元量体也不到8%,桃园市亦只有1.5%的比例低于500万元,均有坪数小、地段二线等因素,表面上的便宜价还是得思考一分钱一分货。
陈炳辰指出,不动产营造销售成本走高,房价其实无法回落,历经一年多的冷气团还不乏新案创高单价,当前又开始期待降息、明年选举政策牛肉、股市获利了结等情势,价格恐怕没有调整空间,过分低总价房产乃事出有因,买盘也多为投资性质,羊毛出在羊身上仍是硬道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