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银行新申贷人数减少,除了整体买气较去年萎缩外,央行不动产放款总量管制、提升存款准备率、财金部会金检、银行法72-2条等约束,都让银行对房贷业务的承作更加保守,使今年全体银行的新申贷情况,远逊于第七波信用管制之前。随著银行申贷难度提高,亟需资金活水的消费者,也转向其他金融机构办理房贷。

2025年H1 房贷往来金融机构新增授信人数
2025年H1 房贷往来金融机构新增授信人数

根据联征中心的数据,从限贷令开始的去年9月至今年6月为止,保险公司新申贷人数总计达6304人。张旭岚指出,由于保险业非受银行法规范,且保险业的不动产放款上限为35%,比银行的30%更高,过去也较少发展不动产放贷业务,因此可贷水位较充沛,去年起部分原本退出房贷市场的保险公司,以救世之姿重回房贷市场,服务客户之余,也有助拓展保险客源。根据金管会8月底的盘点说明,到明年底前,保险业还有3300亿元的房贷承作空间,也让保险业的房贷业务,在打炒房的大环境下仍逆势显著成长。

观察新申贷案件的平均房贷利率,过去保险公司的利率多半高于银行,然而近一年来保险公司在利率竞争上,反而愈来愈有优势,以今年6月来说,保险公司的新申贷案件,平均房贷利率不到2.4%,略低于银行2.417%。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资深经理陈定中表示,银行因打炒房政策保守放贷,纷纷拉高利率「以价制量」,反倒是保险公司的放款限制较银行宽松,更具低利抢市的空间;加上保险公司的房贷往来对象,以互动密切的自家优质保户为大宗,因此给予的利率条件也相对实惠,今年6月的平均利率仅高于邮政储金,优于银行、信用合作社及农渔会等金融机构。

至于邮局的利率虽为各类金融机构中最低,但邮局放款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且放款金额最多为2000万元,也没有30年期以上的方案可选,对消费者来说较欠缺规划弹性,所以即使邮局的平均利率低,但在房贷市场的市占率却相当有限;因此对有意找寻房贷替代方案的民众而言,平均利率次低的保险公司是相对理想的选项。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城扬23.79亿卡位美术馆 预售屋今年均价55.6万元年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