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表现上,北台湾热区北北桃竹一致走衰,新竹地区与台北市大减超过五成,新竹地区在去年前三季有1293.2亿元的推案量,今年只有约607.5亿元,仅上半年在东区富宇建设一案30多亿元案量就为指标,前三季中只有两案来到20多亿元,其余多为小案,与去年还有新竹帝宝系列案推上百亿元,以及春福、富宇、昌益等建商的60-90亿元大案,相较两样情相当严峻。

台北市去年前三季推案为3197.5亿元,今年腰斩落至1505.1亿元,不比去年有文山区的元利建设600亿元量体新案大幅拉抬,还有新润、润隆、中工建设等数个破百亿元大案,今年仅南港区、万华区两案来到百亿元,大部分未及50亿元,首都的高房价特性,冷清市况下让建商态度保守。

北台湾前三季推案量
北台湾前三季推案量

桃园市与新北市则为两成左右的减幅,桃园市今年前三季共计推出2381.9亿元案量,去年为3004.7亿元,去年在大园区与龟山区共有三案均破百亿元量体,今年气势全消,以龟山区长虹建设的80亿元新案就为指标,其他案多数在50亿元以下,当前投资氛围消散,北台湾投资客大本营地带势必冷处理。

新北市去年前三季推出3916.9亿元,今年为3170.2亿元,今年倒不乏百亿元案,包括林口区、三重区、新店区、新庄区、板桥区都见身影,应也在于房价高、重划区案量大,又早已规划而不得不推,惟推案个数少了逾一成五,全台住宅量体一哥仍然谨慎。

外围县市方面,基隆市大幅减少70%,今年前三季仅推69.8亿元,而去年能有232.7亿元的推案量主因暖暖区爱山林建设的百亿元大案强力拉抬,如今回归基本盘则显落差。宜兰地区在一片低气压中逆势成长26.8%,推案量为234.9亿元,计有五案能破十亿元已为指标,余多小规模案,又以内需为主下,推案脚步可按照规画时程,不比一线城市顾虑较多。

陈炳辰指出,以此态势,第四季得推破两千亿元案量才能破兆元,按照今年单月平均推案在600多亿元推估,可能还是与兆元擦身而过,而最近一次未破兆元纪录为2017年,很大机率将为八年来新低,蛇年画下不完美句点,静待来年转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八月预售屋交易创史上新低 都会区今年衰退7成以上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