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杂志企研室总监暨发言人陈炳辰分析,豪宅在屡次打房政策都当祭旗,交易上的紧箍咒有贷款限制三成、没有宽限期,且过去常见公司法人名义购置的节税效益也受限,而持有上亦面临房屋税加成计算,若为多屋大户又会因囤房税调整而增添持有成本,均属相当不友善的状态,兼之不动产景气差,与政经不稳定干扰其主诉求的金字塔顶端富豪企业主们的房产布局,若非追求一线亮眼高知名度社区,或是价格划算、个人需求等因素,在现金为王、谨慎投资的形势下,本就不是以量取胜的市场,更呈现买气弱化,建商推案无疑同步兴致缺缺,皆演变成惨澹的结果。

观察今年能卖上亿元的新案,目前以「德运安和」、「敦南咏楽」为亮点,前者有三户破亿元外,亦有一户单价200万元成交案,让今年高总新案终见200万俱乐部新成员;「敦南咏楽」则一共5笔买卖总价在1至1.2亿元,量体较多,惟「敦南咏楽」主力坪数不乏四、五十坪,多有交易在总价六千多万元,可避免豪宅相关限制门槛,其实相当谨慎于总价过高带来高处不胜寒的窘况。
此外,有两高楼层户总价都逾1.2亿元的「宏筑臻玥」,却没有更多此等档次的实登,除了势必透露整体买盘局限性外,该案类似「敦南咏楽」多有中坪数规划,总价在六千多万元,并不以大豪宅自居,反倒有利销况。
而今年仅一破亿新案的其中一户达标单价200万元,而如去年推案在捷运信义安和站一带的「吾双」,到目前为止就揭露20多笔单价200万元以上、总价破亿元的成交量体,又在林森商圈的「森仰」虽没有单坪200万元身价,也曝光了近20笔的破亿元交易,甚至有4笔交易逾2亿元,今年豪宅新案的成绩对比无疑黯淡。
陈炳辰指出,今年较明确的推案尚有西华饭店危老改建案、南港区筑源建设案,前者可望再成为单价200万元生力军,然即使还有建商对于自身品牌、所在地段深具信心规画豪宅案,已为小众产品亦是不争事实,建商资产实力皆得雄厚,销况上则多有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