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保险业者持续购置潜力不动产,包括台银人寿则于8月初以总价4.6亿元,购置原本承租的台湾银行内湖分行所在建筑,从租客变屋主;台湾人寿三度入手内湖办公大楼,以14.78亿元购入安康路整栋新厂办;南山人寿今年初以9.6亿元买彰化县员林市土地,开发后部分作为自用办公大楼,部分作为投资之用。元大人寿则是抢占地上权标的,分别以21.9亿元、21.77亿元,标下台北大安区美国在台协会(AIT)旧址,以及中山区松江路土地地上权案。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商办一直是保险业者的最爱,自用出租两相宜,运用规划上颇具弹性。面临目前房市政策打住不打商,市场热钱转进商用不动产,对商办有需求的置产者增加,也让保险业者趁机调节资产,将部分增值物件获利了结,转向「中长期开发型」产品,例如土地、工业地产和地上权产品,以及桃园及南部市场等增值潜力区,尤其是看好物流与工业用地的需求增加,加码物流仓储和工业厂房的投资,提高置产多元性,更是在关税战后,分散投资风险的策略之一。

第一建经研究中心副理张菱育分析,保险业布局明显从双北既有商办、老旧大楼,转向土地与整栋厂办等可弹性规划的资产,并更倾向发展中区段或大型交通节点,例如捷运周边、产业园区与火车站附近等。这类资产未来可自建、整修或回租,投报率有机会拉高至3~5%上下,比单纯坐收租金的既有大楼更具弹性与报酬潜力。
张菱育补充,目前保险业者的资金运用方式,已经不再只单纯追求「稳定收租、抗跌保值」,而是更重视如何让资产未来能「创造更高报酬」。像是购买可以新建、整修或出租的整栋大楼或土地,较能让资产有更多弹性运用的空间,也可能带来比传统出租更高的投报表现,特别是2025年利率仍不低的情况下,以此灵活布局的方式,有助于保险业者掌握长期收益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