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房价高、新大楼贵,不少年轻人购屋选择「先买老、再换好」,老公寓虽屋况旧,但房价亲民,且公设比低,室内实坪高,在台北市这类高房价都会区,预算有限的年轻客群,只能向低价老屋靠拢,也让老公寓购屋客群走向年轻化。

全台老公寓购屋客群年龄分布
全台老公寓购屋客群年龄分布

张旭岚表示,都会区老公寓多位于市心蛋黄区,生活机能成熟、交通便利,对于依赖市区机能、频繁社交活动的年轻购屋族来说颇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老公寓具备都更危老重建价值,更成为自住投资两相宜的置产选择。

反观50岁以上高龄客群,老公寓人气仅占不到2成,且随著年龄层越高占比越低,70岁以上客群仅剩0.4%,且近五年来,高龄客群占比呈现负成长,对老公寓接受度明显降低。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经理李家妮表示,50岁以上的退休族,财富收入有一定程度,早年持有的老公寓也都增值,不过考量老公寓多无电梯,不利高龄居住,如购屋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多半会以有车位的大楼产品为优先,因此人生下半场逐渐出现「卖公寓,换大楼」的换屋规划。

此外,部分银行核贷设有内规,贷款人年龄加上屋龄以不超过75~85年为原则,市场中古公寓屋龄多在30年以上,贷款人年龄如超过50岁以上,较容易在银行核贷条件上卡关,相对不易吸引高龄者进场。

李家妮指出,内政部规划于2025年第4季推出「老宅延寿机能复新计划」,针对屋龄超过30年、楼高4至6层且经初评结构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缮经费补助,其中包含加装无障碍设施、立面修缮等项目,有助让长者无须面临换屋压力、青年也能回流居住,推估也将影响老公寓结构性买盘再变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市逾5成交易属老宅 新旧屋单价落差达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