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留言说:『这字体很好赚,要练字了』,那一瞬间其实很难过。」壹加壹成员一粒说,她回忆,《粒线体》的诞生历时超过半年,从第一笔草稿到最终成型,全程亲手完成超过一万个字,连生日当天都在写。

「一开始只是想做一套写起来舒服、顺眼又实用的字型。」一粒说。为了让每个字都能彼此协调、风格一致,她与团队花了数周开会讨论字型方向,初期甚至写出四、五个版本反复排列测试,直到整体感觉才逐渐成形。确定风格后,她便开始真正投入书写的阶段,白天工作、晚上写字,假日也不停笔。写完后仍须仔细校对、挑错、重写,有时还得面对眼睛疲劳与手部伤痛。「你以为写完就结束了,但其实才刚开始进入漫长的修正期。」

她坦言,当收到使用者传来截图,发现这套字型竟出现在电商平台,以低价不到三百元贩售时,「那个心痛是说不出来的」。但比起愤怒,她更希望让大家理解:一套字型的背后,其实是一场长期且精细的文化劳动。justfont委任律师指出,这已构成《著作权法》第91条「意图销售而重制」公诉罪行,单一《粒线体》的侵权不法所得即超过245万元。

字型不是输出档案,是无数专业交织而成的创作工程

一粒表示,许多人以为字型是「写好、扫描、套用」的简单工作,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项庞大的创作工程。

《粒线体》的开发过程中,justfont 团队负责数位化建置、字型工程转档与技术除错;插画设计师协助视觉风格设定,网站工程师负责平台建构与字型上架流程,从技术到美学,每一步都需要跨部门合作与反复验证。「这是一个团队堆出来的成果,不是单一作者就能完成的事。」

然而,就在这样一步步雕琢的成果诞生后,却在某些社群被当作「共享资源」任意流传,甚至被标示为「订阅附赠」的促销项目。「字型不是附赠品,更不是买东西送的优惠选项。」她强调,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错误,也容易让人忽视字型开发背后的实质劳动与创意价值。2025年6月,屏东地检署正式起诉涉案卖家,求处最高5年徒刑。此案也创下台湾首例由字型公司主动提报刑事诉讼的纪录。

支持正版字型,是让创作继续发生的开始

「支持正版不是怕被告,而是给这条路一个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她说,如果每次看到自己作品的出现,都得担心它是不是被转卖、被误用,那创作者终究会失去创作的勇气与空间。

她呼吁消费者在使用字型前,能主动关注来源与授权方式。「如果你喜欢这套字,愿意用它,就也请愿意支持它的诞生。让用心创作的字型设计,在台湾能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