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在脸书发文分析指出,川普以「非互惠贸易」为名祭出高关税,并附加条件,若企业选择赴美设厂,即可豁免关税。此举既是川普推行经济民族主义的延伸,也透露出一种「吃软不吃硬」的施压逻辑。日本原本税率预计为24%,最终仍被微幅上调至25%,韩国则因内政不稳无法达成协议,也未能获得优惠待遇。
翁履中直言,台湾虽尚未被点名,却很可能是下一波施压对象。台湾今年第一季对美出口占整体出口比重达25.5%,创下历史新高,加上美国一贯将「贸易顺差」作为关税决策依据,若台美之间未能及时建立有效谈判机制,25%甚至更高的关税恐怕难以避免。
翁履中认为,台湾长期以来将自身定位为美国民主同盟的一环,但现实却显示「友好国」身份在川普经济政策中并不构成保护伞。他警告,若台湾被课以超越日韩的税率,企业迁厂赴美将不再是选项,而是「不得不」的选择。
市场已对川普新政做出剧烈反应。美股三大指数全面走跌,亚洲货币普遍贬值,日圆与韩元双双重挫,汽车与制造类股承压,丰田与本田在美挂牌股票表现疲弱。虽然已有法律团体提出诉讼挑战行政命令,美国法院预计7月31日开庭,但贸易政策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川普正在推动一场全球供应链重组下的新贸易冷战。」翁履中指出,这场以「再全球化」为名的经济民族主义实验,企图打造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产经同盟体系。他直言,川普政府深信只要主要工业国不与中国合作,美国将无后顾之忧,因此在贸易政策上对民主盟友依旧强硬,台湾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政府该如何因应关税战,翁履中建议,台湾政府应放下幻想,务实评估与日本、韩国「同级待遇」才是最低底线。他强调,台湾半导体、军购等筹码已几乎全数出清,政府若想与川普团队谈判,必须重新整合资源、寻找新的王牌。
延伸閱讀:关税战停9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