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此次网路数据调查结果,过去一年在所有与立法院有关的议题中,每日平均声量约落在5.9万则左右,期间共有数次明显的高峰。第一个热门话题是5月17日立法院会排定国民党团、民众党团合推的「国会改革」法案,被民进党团批评为「国会扩权」,朝野立委爆发严重肢体冲突,多位立委挂彩,隔天随著相关图文与影片流传,声量增加至27.6万则,破十万声量延烧超过1周。第二个热门话题是5月28日立法院经表决大战三读通过蓝白主导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法,民团号召7万名「青鸟」串连包围立法院,单日声量逾18.7万则,破十万声量约延烧3天。第三个热门话题是6月21日立法院投票否决立院职权修法覆议案,当天创下逾12.8万则声量。

第四个热门话题是7月8日立法院内政委员会排审「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国民党立委主张提高罢免门槛,民进党立委则抢攻主席台反制,双方爆发激烈推挤、口角,单日创下11.4万则声量。而后随著休会,相关政治议题渐趋平静,直至10月25日出现第五个热门话题,声量来自宪法法庭针对国会职权修法作出「多数违宪」的判决,引发网友们关注讨论,单日声量飙增逾6.8万则。

第六个热门话题为11月6日立法院财政委员会排审「财政收支划分法」,国民党籍召委陈玉珍仅花3分钟就将法案送出委员会,引发绿营不满双方再度上演肉搏战,单日声量超过7.9万则。第七个热门话题为12月20日立法院处理「选罢法」、「财划法」等三案,「青鸟」再度上街抗议喊破两万人,一度试图冲入立法院,单日声量超过27.1万则,破十万声量也维持超过1周才逐渐消退。第八个热门话题是1月4日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语出惊人,公开呛「双罢」,要罢免立法院长韩国瑜与国民党立委们,单日声量超过15.9万则。

直到1月21日立法院会不断电表决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删减程度是往年6倍以上,包括总统赖清德在内的民进党公职纷纷发声谴责,蓝白阵营则强调在野强力监督,双方战成一团,单日声量超过13.8万则,颇受瞩目。值得关注的是,其实在总预算案三读前,因柯建铭率先预告「大罢免潮来了」,使得政治话题声量冲高,直到休会前一周,和国会相关的网路讨论,每日网路声量几乎都能突破10万则大关。

本届国会席次分布,分别为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无党籍2席,没有政党单独过半,但朝小野大态势底定,绿营对于蓝白联手状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数据分析显示,国民党立委在过去一年来总声量超过850万则居第一,民进党立委拥716万则,民众党立委拥398万则,蓝绿总声量差距高达7%,双方好感度则不相上下,约落在0.69至0.66之间。

总体而言,在蓝白立委人数优势之下及强势主导议题走向下,绿营立委的声量空间确实遭受压缩,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1月1日以来,政坛对于总预算关注度变高,民进党立委搭配行政部门齐发声,隐隐已可与蓝白阵营抗衡,加上许多民间团体如消防、客家、影视、医疗卫生等相关组织,纷纷表达对于删除预算的关注;另外,蓝绿阵营纷纷喊出罢免诉求,柯建铭登高一呼「全台大罢免」,加上「青鸟」与地方团体欲与蓝白阵营抗衡,使得民进党立委不再只是单兵作战,反而获得外部声量奥援,声量直逼近5成,总声量超过142万则,领先国民党立委的102万则与民众党立委的61.8万则。

立法院院会审议「壮世代政策与产业发展促进法草案」。庄宗达摄
立法院院会审议「壮世代政策与产业发展促进法草案」。庄宗达摄

若是进一步以近期政坛热点「总预算案」攻防话题为例,民进党立委与行政部门与总预算案相关的总声量约落在12.2万则左右,国民党与民众党立委声量加总约13.7万则,双方好感度均为0.42,可说是战得不分上下、难分轩轾,即便绿营在国会处于人数劣势,但声量与好感度已能再部会加持下与多数的蓝白平起平坐,集结能量相当强,尤其在各界串连呼吁蓝白勿大砍预算、抢救总预算全民一起来之后,国民党立委纷纷撤案,也有不少网友拍案叫绝称「国民党不敢再乱删预算了吧?」、「国民党这次的立委真的有够乱的」等语,成为蓝白阵营热门负面话题。

农历春节过后,立法院新会期开展,回顾过去一年多个攻防战场,执政党显然知道自己「数人头」绝对比不过「蓝白合」,因此也祭出多种反制手段,例如数度提出覆议、声请释宪等,直到近期串连行政部门发声,透过社群让百工百业、民间团体、青鸟们知道国会动态,寻求其支持,以此对抗掌握多数的蓝白声量,倘若这股能量不消散,在野党未来恐怕必须思考如何说服多数选民,不能再仗著人数优势有恃无恐,否则势必无法继续轻松掌握多数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