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市长首先前往小港区南星大排巡视排水防汛整备进度,南星大排为大林蒲地区重要排水干线,全长约2.6公里,为确保排水畅通,市府水利局每年汛期前均办理清疏作业。今年4月已完成南星大排、中林大排及汇流加盖段箱涵等重点区段之清疏,总计清除土方约2,000立方公尺。市府亦规划于台风豪雨期间,持续派员巡视汇流口,若发现有树枝、杂物堵塞,即刻进行清除,维持排水系统功能正常运作。

轻轨沿线雨豆树防倒加固作业。翻摄画面
轻轨沿线雨豆树防倒加固作业。翻摄画面

随后,前往林园区,针对东、西汕海堤防灾设施进行勘查。水利局表示,该区海堤从中芸渔港至炉济殿段,总长约1公里,已分三期办理改善,并于今年7月全数完工。改善工程包括海堤加高与结构补强、堤后道路拓宽、鱼塭养殖管线整合收纳、亲水设施建置及滨海绿化等,致力打造兼具防灾、安全、产业发展与休憩功能的多元滨海空间,提升沿海地区整体韧性与发展潜力。

陈市长也勘查北汕二路侧沟清疏作业,环保局说明,易积淹水路段自9月20日起即启动防台整备机制,针对市区主次要道路及易积淹水区域,加强侧沟与泄水孔清疏作业。截至今日,已动员984人次、调派各式车辆124车次,完成清疏长度38.3公里,清除泄水孔堵塞14,182件、沟盖堵塞8,626件,累计清除废弃物达109.05公吨。环保局亦持续整备各区清洁队待命应变,以降低积淹水对交通与民众日常生活之影响。

陈其迈视察北汕路侧沟清疏。翻摄画面
陈其迈视察北汕路侧沟清疏。翻摄画面

陈其迈市长表示,面对气候变迁带来的极端气候挑战,市府将持续强化各区防灾应变机制,尤其加速沿海及低洼地区硬体设施改善与环境整体规划,提升城市整体韧性与居民生活品质。并呼吁市民朋友密切注意气象资讯,台风期间避免前往海边及山区,落实自主防灾,共同守护高雄的安全。

而为防范山区豪雨,市府针对山区撤离风险区民众,桃源区实际撤离人数396人(含特殊病患及孕妇30人):(收容14人+依亲382人=396人)、茂林区实际撤离人数247人(含特殊病患及孕妇18人):(收容82人+依亲165人=247人)、那玛夏区实际撤离人数562人(含特殊病患及孕妇24人):(收容8人+依亲554人=562人)、六龟区区实际撤离人数626人(含特殊病患及孕妇18人):(收容33人+依亲593人=626人)、甲仙区实际撤离人数4人(含特殊病患及孕妇4人):(收容0人+依亲4人=4人),总计实际撤离人数1,835人。

茂林等山区民众预防性撤离。翻摄画面
茂林等山区民众预防性撤离。翻摄画面

火線話題 | 强台桦加沙来袭

這篇報導屬於「 强台桦加沙来袭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成功岭新兵靶训膛炸「眼球脱落」 医院:左脸大面积开放性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