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聪财指出,睡前60分钟就是关键期,先把手机做最后一次查看,设定闹钟后立刻切成「勿扰模式」,并放远避免手痒乱滑;接著调暗灯光,用温和的黄光让大脑开始分泌褪黑激素。到了睡前45分钟,可以洗个热水澡或泡脚10至15分钟,运用「体温升高—下降」的变化,向大脑发出「准备睡觉」的讯号,再搭配轻度伸展放松肩颈。
进入睡前30分钟后,则要替大脑「清仓」。他建议可用纸笔写下明天3件要做的事或心中烦恼,让大脑知道「已存档,不用再想」。再阅读轻松的纸本书,把心情拉回平静。最后睡前15分钟就是启动睡眠仪式,包括刷牙、闻点薰衣草、抹乳液,并搭配4-7-8腹式呼吸法,重复3至4次,有助启动副交感神经,让心跳慢下来。
至于许多人担心「一直做梦是不是睡不好?」杨聪财也澄清,梦境大多发生在快速动眼期(REM),其实是大脑在整理情绪、修复神经的过程,算是一种「情绪排毒」。如果觉得整晚都在做梦,多半是浅眠、易醒所造成,不代表没有睡到深层睡眠。他强调,睡眠品质受生理、心理、生活作息等多面向影响,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仪式,比硬逼自己「一定睡著」来得重要。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米其林三星」680元起吃得到 主厨竟拿8万元燕窝干拌上菜